[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水帘喷漆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5862.0 | 申请日: | 2013-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7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卡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捷豹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12 | 分类号: | B05B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5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帘 喷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漆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水帘喷漆炉。
背景技术
烤漆是一种新型的喷漆制作方法,其原理为:将工件打磨到一定粗糙度基础上后,喷上若干层油漆,然后再固化定型,这种工艺对油漆要求较高,显色性也较好,制作出的产品光泽度高,如玻璃镜面,喷漆炉是烤漆工艺中的重要设备,喷漆炉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喷漆枪喷出的油雾飘散过多,目前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喷漆炉为水帘喷漆炉,其主要是利用水帘将油雾稀释,然后将油雾和水的混合体排除炉外,从而起到净化喷漆工作环境及保护操作人员健康的作用,又能使喷漆的工件表面增强光洁度,但是由于生产中水流需要持续供给,生产成本十分昂贵,对企业大规模生产造成了阻碍,另外目前水资源十分短缺,长时间水资源的持续供给,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不利于人们所提倡的节能环保理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约生产成本的循环水水帘喷漆炉,包括外壳、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所述外壳内部为一空腔,所述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均和空腔相通,所述空腔顶部设置有UV灯,空腔底部设置有托架,空腔内还设置有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设置在所述挡板和外壳之间,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一端穿过挡板设置在空腔内,另一端设置在挡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道。
还包括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二循环管道设置在第一循环管道的上方,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一端穿过挡板设置在空腔内,另一端设置在挡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加循环管道的设置,可以实现空腔内的水循环使用,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循环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出水管道排出,通过增加两组循环管道,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增加单位时间内水流的大小,从而提高单位时间的净化功能,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保护,通过排风管道的设置,可以将炉内的油雾排放到室外,降低了室内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中:1-排风管道,2-外壳,3-第一循环管道,4-第一水泵,5-挡板,6-托架,7-UV灯,8-空腔,9-进水管道,10-出水管道,11-阀门,12-第二循环管道,13-第二水泵。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包括外壳2、进水管道9、出水管道10、第一循环管道3,外壳2内部为一空腔8,进水管道9和出水管道10均和空腔8相通,空腔8顶部设置有UV灯7,空腔8底部设置有托架6,空腔8内还设置有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挡板5,第一循环管道3设置在挡板5和外壳2之间,第一循环管道3一端穿过挡板5设置在空腔8内,另一端设置在挡板5的上方,第一循环管道3上设置有第一水泵4,外壳2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道1。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包括外壳2、进水管道9、出水管道10、第一循环管道3、第二循环管道12,外壳2内部为一空腔8,进水管道9和出水管道10均和空腔8相通,空腔8顶部设置有UV灯7,空腔8底部设置有托架6,空腔8内还设置有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挡板5,第一循环管道3设置在挡板5和外壳2之间,第一循环管道3一端穿过挡板5设置在空腔8内,另一端设置在挡板5的上方,第一循环管道3上设置有第一水泵4,外壳2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道1,第二循环管道12设置在第一循环管道3的上方,第二循环管道12一端穿过挡板5设置在空腔8内,另一端设置在挡板5的上方,第二循环管道12上设置有第二水泵13。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捷豹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捷豹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5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