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智能式立体停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4928.4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罗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寰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36121 | 代理人: | 谢年凤 |
地址: | 336300 江西省宜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智能 立体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智能式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现,这不仅给汽车的使用与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不同程度上给社会造成方方面面的影响。于此,不断有各式各样的结构合理、功能多样的停车设施的推出使用,这无疑不失为目前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困难的压力。现有的停车设施除自然停车场外,还有立体停车库,立体车库一般为独立框架结构,层数较多,空间利用率显著提高,因而立体停车库是提高停车设施的空间利用率、缓解城市停车难的最有效的方法。
现有立体车库包括升降横移式等简易停车库和高塔垂直升降式等高端停车库;简易式停车库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缺点是占地面积过大;高塔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吸收电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其优点是能成倍地提高停车库空间利用率,并且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动速度快、运行平稳、安全可靠;但这种结构的立体停车库结构十分复杂,其放车、取车所需时间长,十分地不方便,运行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智能式立体停车库。该停车库结构极为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运行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泊车台架及其相应的泊车台板,所述泊车台架包括一升降式架体,所述升降式架体上设有若干层泊车台板,所述若干层泊车台板分别通过相应的活动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升降式架体上、或者分别通过相应的活动连接装置设于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式架体上的变换台上。
所述变换台通过相应的活动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升降式架体上。
所述活动连接装置包括直线滑轨装置、圆形、和/或弧形轨道旋转装置,及其相应的控制装置。
所述升降式架体以进入所述泊车台架的外部入口车道为基准。
所述泊车台架设有遮阳顶板。
本实用新型简易智能式立体车库车辆进入停泊和提取简单、方便,快捷,易于操控,停泊和取车所需时间少,既节约时间又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简易智能式立体停车库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简易智能式立体停车库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实施例的简易智能式立体停车库的泊车台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藉由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如下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简易智能式立体车库其泊车台架9包括升降式架体1,升降式架体1上设有三层泊车板3,泊车板3通过位于其相对两端的两弧形轨道旋转装置5可0-45度角度旋转式连接于升降式架体1上。升降式架体1以进入本简易智能式立体车库的外部入口车道(包括空中或地面车道)为基准可对称做上、下升降;而本实施例以地面车道为本简易智能式立体车库的外部入口车道7,当升降式架体1下降到底时,升降架体1的顶层泊车台板3与地面车道平齐,整个简易智能式立体车库处于地下室8内;升降式架体1顶部可以连接遮阳顶板6。
使用时,控制升降式架体使尚未泊车或已经泊车的泊车台板对准(平齐于)地面入口车道,以便车辆驶入相应的泊车板实施存车或驶出相应的泊车板实施取车。当入口车道被局部占用或存在障碍物而影响泊车或取车时,可以由弧形轨道旋转装置的控制装置控制泊车台板通过其弧形轨道旋转装置做适当角度的旋转,以调整泊车台板与待泊或待取车辆相适应,使操作更方便、简单和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如图2、3所示。升降式架体1上设有分别与相应的泊车台板3对应的三层变换台2,每一层变换台2通过分别固定于升降式架体1相对两端处的直线滑轨装置4可左右滑动式连接于升降式架体1的相应位置上,各层泊车台板3分别通过相应的两弧形轨道旋转装置5设于相应层变换台2上,直线轨道装置4和弧形轨道旋转装置5分别由相应的控制装置控制;外部入口车道7为一空中车道,空中车道对应于中间一层泊车台板3,升降式架体1以中间一层泊车台板3为基准可做上下升降,即只有底层泊车台板3可降至地下室8内;变换台2可以在升降式架体1上做左右(相对于车辆)移动,车辆停泊或取出时可同时调整泊车台板的角度和左右位置。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
上述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寰,未经罗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4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电能计量箱进出线卡圈
- 下一篇:混合式多向环流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