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废水热能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4430.8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廖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少阳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4J3/00;B01D35/02;B01D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谢岗镇曹***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废水 热能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热能回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废水热能回收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多废热污水没有经过回收利用,就直接排放掉了,这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而且还对环境的和谐也造成了破坏,给我们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害。
在印染行业,纺织品煮漂工艺用的染色机,在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污水,而污水温度在80℃左右,国家规定,污水的水温需在30℃以下排放才能达标,直接排放掉了给生态带来很大的损害;同时,高温污水的热能白白的流失,高温污水既不利治污,又浪费能源。
后来出现了余热回收装置,现有余热回收装置,其结构复杂,使用维修不方便,容易损坏,且生产成本高,热交换也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废水热能回收器,结构科学,维修方便,不容易损坏,生产成本低,对流热交换充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热能交换单元、过滤器,若干组热能交换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构成热能交换器,热能交换单元通过固定架板固定,废水进水口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上端设有清水冲水管,清水冲水管上设有一号自动阀,过滤器安装有过滤网,过滤器的下端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二号自动阀,过滤器上设有高温污水入水口。
所述的热能交换单元由热交换芯和外部的套管构成,交换芯由若干根金属导热管、固定网盘构成,金属导热管的两端设有固定网盘,热交换芯安装在套管内,套管的两端设有容置连接头,套管上设有废水进水口、废水出水口,容置连接头上设有清水入水口、清水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若干组热能交换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构成热能交换器,热能交换单元通过固定架板固定,废水进水口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上端设有清水冲水管,清水冲水管上设有一号自动阀,过滤器安装有过滤网,过滤器的下端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二号自动阀,过滤器上设有高温污水入水口,结构科学,维修方便,不容易损坏,生产成本低,对流热交换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能交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能交换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热能交换单元1、过滤器10,若干组热能交换单元1通过管道连接构成热能交换器,热能交换单元1通过固定架板9固定,废水进水口4与过滤器10连接,过滤器10上端设有清水冲水管15,清水冲水管15上设有一号自动阀11,过滤器10安装有过滤网,过滤器10的下端设有排污管14,排污管14上设有二号自动阀13,过滤器10上设有高温污水入水口12。
所述的热能交换单元1由热交换芯7和外部的套管构成,交换芯7由若干根金属导热管9、固定网盘8构成,金属导热管9的两端设有固定网盘8,热交换芯7安装在套管内,套管1的两端设有容置连接头2,套管上设有废水进水口4、废水出水口5,容置连接头2上设有清水入水口6、清水排水口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是多组热交换单元,多个单元相互连接后,举例说明:高温污水从高温污水入水口12进入过滤器10,由过滤器10内的过滤网进行过滤,当过滤的污物时,一号自动阀11、二号自动阀13会自动受控打开,清水会从清水冲水管15进入对过滤网进行冲洗,然后从排污管14排出,确保过滤器10能正常工作。
例如:常温水从进水口4入,从出水口5出,高温污水从入水口6入,从排水口3出,常温水与高温污水对流充分进行热交换。
80℃左右废热污水会从排水口3出变成20℃接入污水治理设备,常温水从出水口5出,变成60℃的清水进入染坊,可以通过少许的加热,就达到100℃,就可使用于布匹、毛衣染色及洗漂等工业开水,能充分利用余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少阳,未经廖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4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