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3735.7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仙;陈达;王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通宇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95;H01B7/02;H01B7/22;H01B5/12;H01B7/04;H01B5/08;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耐火电缆。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能源和信息两大支柱而应用的电线电缆产品,其安全水平和阻燃话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电线电缆的阻燃化已经成为线缆行业的一个综合性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开发出阻燃聚氯乙烯电缆,在阻止火灾蔓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聚氯乙烯电缆中含有卤性材料,在燃烧中会释放大量的腐蚀性气体和滚烟,会危及人身安全,并有可能严重地腐蚀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同时还会给疏散撤离,消防救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火灾的危害性给人们带来的惨痛教训,越来越多的人企望阻燃耐火电缆再更多更宽的领域推广应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电缆,该耐火电缆具有超强的阻燃耐火能力,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承受火焰直接燃烧的情况不发生短路断路故障,能够运用在高层建筑、矿山和地铁等地方,也可以作为应急电源、消防泵、电梯通讯信号系统等应备电缆,确保火灾时能够继续供电以维持照明和传输信号,确保人员有一定的时间安全撤离,有助于灭火和减少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耐火电缆,包括三根绝缘线芯,所述三根绝缘线芯外包覆有一层单面合成云母带,所述单面合成云母带外包有一层阻燃PVC带,所述阻燃PVC带外包有一层钢丝网,所述钢丝网外包有一层阻燃护套,所述绝缘线芯包括里层的导电内芯、中层的双面合成云母带和外层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两两绝缘线芯之间设有一阻燃填充绳。
为了使该电缆导电效果更好,柔软性更强,所述导电内芯为多跟绞合铜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是该耐火电缆具有超强的阻燃耐火能力,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承受火焰直接燃烧的情况不发生短路断路故障;二是能够运用在高层建筑、矿山和地铁等地方,也可以作为应急电源、消防泵、电梯通讯信号系统等应备电缆,确保火灾时能够继续供电以维持照明和传输信号;该电缆能够保持一段时间内燃烧不损坏电缆内芯,不至于发生爆炸性事件,确保人员有一定的时间安全撤离,有助于灭火和减少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耐火电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阻燃护套 2-钢丝网 3-阻燃PVC带 4-单面合成云母带 5-阻燃填充绳 6-绝缘线芯 61-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62-双面合成云母带 63-导电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例1,一种耐火电缆,包括三根绝缘线芯6,所述三根绝缘线芯6外包覆有一层单面合成云母带4,所述单面合成云母带4外包有一层阻燃PVC带3,所述阻燃PVC带3外包有一层钢丝网2,所述钢丝网2外包有一层阻燃护套1,所述绝缘线芯6包括里层的导电内芯63、中层的双面合成云母带62和外层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61,两两绝缘线芯6之间设有一阻燃填充绳5。该耐火电缆具有超强的阻燃耐火能力,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承受火焰直接燃烧的情况不发生短路断路故障,该电缆能够保持一段时间内燃烧不损坏电缆内芯,不至于发生爆炸性事件,确保人员有一定的时间安全撤离,有助于灭火和减少损失。该电缆具有多层防火保护,由双面合成云母带和单面合成云母带合成强大的耐火防火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该电缆导电效果更好,柔软性更强,所述导电内芯63为多跟绞合铜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通宇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通宇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3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泵低压蒸馏装置
- 下一篇:防止氯化氢气体过氯的联锁信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