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车踏板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1527.3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孟国龙;隋涛;张文斌;韩庆福;朱磊磊;张玲华;刘子辉;曹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2 | 分类号: | B60R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车 踏板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车踏板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大型车辆的上车踏板均为固定结构,不能翻转展开。尤其像消防车由于上车踏板不能及时打开给消防战士的上下车带来了诸多不便,耽搁救援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上车踏板实时的打开与收起,缩短救援时间的上车踏板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上车踏板翻转装置,包括安装于踏板支架上的立柱、水平固定于立柱上方的上踏板、水平固定于立柱上且位于上踏板下方的水平支架、转动安装于水平支架内的转轴以及下踏板,所述下踏板两端分别安装有摆臂,所述两个摆臂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转轴的两端,弹簧气缸的尾端转动安装于上踏板上,其活塞杆头端转动安装于摆臂上,所述弹簧气缸通过电磁阀连接于车身控制器,用于检测车门是否关闭的门开开关以及车辆的车速传感器均连接于车身控制器。
为了确保翻转到位,还包括安装于水平支架上用于检测下踏板是否翻转到位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连接于车身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速≤10km/h时,车门打开时,车身控制器可以立即驱动弹簧气缸动作使下踏板翻转开来,以使消防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方便下车,当车速≥10km/h时为了安全起见,即便车门打开车身控制器也不驱动下踏板翻转,以提高安全性。当人员全部下车后,将车门关闭时,车身控制器控制下踏板翻转收回,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车踏板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车踏板控制系统结构原理框图;
图中,1.立柱 2.水平支架 3.接近开关 4.转轴 5.摆臂 6.下踏板 7.弹簧气缸 8.上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上车踏板翻转装置,包括安装于踏板支架上的立柱1、水平固定于立柱1上方的上踏板8、水平固定于立柱1上且位于上踏板8下方的水平支架2、转动安装于水平支架2内的转轴4以及下踏板6,所述下踏板6两端分别安装有摆臂5,所述两个摆臂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转轴4的两端,弹簧气缸7的尾端转动安装于上踏板8上,其活塞杆头端转动安装于摆臂5上,所述弹簧气缸7通过电磁阀连接于车身控制器,用于检测车门是否关闭的门开开关以及车辆的车速传感器均连接于车身控制器。当车门开关检测到车门开启时,车身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换向,弹簧气缸7通气动作其活塞杆向外伸出,驱动下踏板6通过摆臂5使转轴4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下踏板6的翻转打开。当车门关闭后,电磁阀反向换向,弹簧气缸7断气,活塞杆在弹簧弹力下向内缩回,拉动下踏板6翻转收回。方便驾乘人员上下车。
车速传感器将实时车速信号通过电线反馈至车身控制器,当车速≥10km/h时无动作,当车速≤10km/h时,如果此时门开开关检测到车辆两侧的车门开启时,车身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动作,为弹簧气缸7通气,弹簧气缸7驱动下踏板6翻转至其相对于水平安装的上踏板8平行,实现下踏板6翻转打开。下踏板6翻转到位后,当门开开关检测到车辆两侧的车门关闭后,触发的开关信号传输至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动作,为弹簧气缸7断气,弹簧气缸7在内部弹簧弹力的驱动下使踏板6翻转至其相对于水平安装的上踏板8垂直,实现下踏板6翻转收回。车速≤10km/h时,车门打开时,车身控制器可以立即驱动弹簧气缸7动作使下踏板6翻转开来,以使消防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方便下车,当车速≥10km/h时为了安全起见,即便车门打开车身控制器也不驱动下踏板6翻转,以提高安全性。当人员全部下车后,将车门关闭时,车身控制器控制下踏板6翻转收回,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水平支架2上可以安装用于检测下踏板6是否翻转到位的接近开关3,接近开关3连接于车身控制器。通过利用接近开关3检测下踏板6是否翻转到位的过程。可以确保下踏板6在向下翻转打开时是否到位,如果翻转到位,其会触发接近开关3,接近开关3反馈至车身控制器,如没到位,则车身控制器再次使电磁阀动作实现弹簧气缸7的通气,确保下踏板6翻转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1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式汽车指示系统
- 下一篇:汽车座椅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