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骨拉线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1522.0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6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奇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骨 拉线 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伞具配件,特别是指一种伞骨拉线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伞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主要是以直骨伞和折叠伞分类。直骨伞的特点是牢固、伞面稳,但缺点是体积大,不便于携带;折叠伞因收折后体积小更利于人们出行携带,但是折叠伞因主伞骨是由多节伞骨枢接而成,伞中棒是由多节管件套接而成,因此伞具的稳固性相对直骨伞有所减弱,因此需在伞面外侧的一节主伞骨与支撑主伞骨的副伞骨之间设有一拉线,以提高折叠伞的稳固性、保证伞面的形状以及防止伞骨在遇强风时产生伞面上翻的问题。而拉线主要是通过设在主伞骨与副伞骨上的接头实现对伞面外侧主伞骨的牵引。
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拉线接头1’,其下部形成与伞骨A’配合的套座11’,而上部形成供拉线穿过的穿孔12’,穿孔12’与套座11’的轴线呈平行设置,而穿孔12’可形成阶梯孔,以便线结可以置于较大的台阶孔中,在组装时,拉线需从两端的接头1’的穿孔12’穿出后打结实现固定。由于此拉线的组装需手工完成,先穿孔再打结的操作,存在操作不便,影响组装效率的问题;同时打结因人而异,势必存在各个伞骨之间的拉线长短不一,影响伞面美观。
如图4至图6所示的另一现有技术的拉线接头1〞,其下部同样形成与伞骨A〞配合的套座11〞,而上部形成同样形成阶梯孔12〞,但此阶梯孔12〞上方轴向侧壁形成开口121〞,开口121〞的宽度与拉线的线径相适配,在组装时,是先将拉线的两端打结,再将拉线通过开口121〞卡入阶梯孔12〞中实现固件,(参见图10、11)此种连接方式在伞面展开时,拉线轴向有绷紧力,令拉线端部的线结与拉线接头较好的配合;但是在伞面收合时,拉线会处于松持状态,拉线较易从开口121〞中脱出,影响拉线与接头1配合的牢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且配合牢固的伞骨拉线接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伞骨拉线接头结构,其是分别配合在主伞骨与副伞骨上,以实现对二者进行限位的拉线两端固定的拉线接头,该接头的下部一套座以套置于伞骨上,接头套座的上部形成一与套座轴向平行的穿孔;其中:在穿孔上方的侧壁上形成开槽,此开槽向上延伸再向接头侧方延伸,继而向下延伸后在接头的侧方形成开口。
所述开口与开槽的宽度与拉线的线径相适配。
所述穿孔为一端大孔,一端小孔的阶梯孔。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拉线接头上相对拉线穿孔之间形成迷宫型开槽,在拉线接头的侧方形成开口,如此,不仅令拉线的组装更加简单易行,而且有效防止拉线从拉线接头中脱出,保证拉线配合拉线接头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伞骨拉线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伞骨拉线接头的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伞骨拉线接头的侧视图;
图4为另一现有技术的伞骨拉线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现有技术的伞骨拉线接头的剖视图;
图6为另一现有技术的伞骨拉线接头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伞骨拉线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伞骨拉线接头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伞骨拉线接头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展开伞具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于收合伞具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7至图9并配合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伞骨拉线接头结构,其是分别配合在主伞骨A与副伞骨B上,以实现对二者进行限位的拉线2两端固定的拉线接头1,该接头1的下部一套座11以套置于伞骨上,接头1套座11的上部形成一与套座11轴向平行的穿孔12;此穿孔为一端大孔121,一端小孔122的阶梯孔,大孔121是供拉线线结的嵌入,小孔122是供拉线2穿过并限位线结;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在穿孔12上方的侧壁上形成开槽13,此开槽13向上延伸再向接头1侧方延伸,继而向下延伸后在接头1的侧方形成开口14,此开口14与开槽13的宽度与拉线的线径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奇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奇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1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