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9765.5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顺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属于含尘烟气除尘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类似除尘器是气体中的颗粒被水捕集,变气固分离为气液分离,以达到除尘目的,此类除尘器容易造成堵塞,而且除尘过程中液体雾化不完全,影响补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以液膜喷雾方式进行除尘的新型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除尘器,由进气管、下回水管、喉管、进水管、旋流室、扩散管、上回水管、导流板、沉降室、清洗孔、排气孔组成;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喉管连接;所述喉管上设有下回水管;所述旋流室设置在所述喉管外围;所述旋流室外部设有进水管;所述喉管上端与所述扩散管连接;所述扩散管与所述沉降室下端连接;所述沉降室上设有导流板、清洗孔、上回水管;所述排气孔与沉降室上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喉管与所述旋流室相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扩散管一端截面积比另一端截面积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液膜喷雾的新方式进行除尘处理,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喉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下回水管、3喉管、31环缝、4进水管、5旋流室、6扩散管、7导流板、8上回水管、9沉降室、10清洗孔、11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如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除尘器,由进气管1、下回水管2、喉管3、进水管4、旋流室5、扩散管6、导流板7、上回水管8、沉降室9、清洗孔10、排气孔11组成;
所述进气管1与所述喉管3连接;所述喉管上设有下回水管2;
所述旋流室5设置在所述喉管3外围;
所述旋流室5外部设有进水管4;
所述喉管3上端与所述扩散管6连接;
所述扩散管6与所述沉降室9下端连接;
所述沉降室9上设有导流板7、清洗孔10、上回水管8;
所述排气孔11与沉降室9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含尘气体从下方的进气管进入除尘器,在喉管处速度达到最大值,除尘用水通过高压泵进入旋流室。猴管处有一组环缝,与旋流室相通。水在旋流室旋转并产生一定压力,经环缝进喉管后形成旋转的液膜,液膜受到高速气流冲击迅速雾化,雾化后的液滴与气体接触面积增大,气体中的粉尘被液滴迅速捕集并与在重力作用下与气体分离。气体夹带雾滴继续向上运动,遇到导流板产生离心力将雾滴甩到沉降室内壁,沿着壁下流,完成除尘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顺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顺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9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