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氢氧气体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9643.6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谭雅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雅云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06;C25B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2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氧气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氢氧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用于助燃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实现这一工艺的气体发生器的种类繁多,传统的氢氧气体发生器的电极采用片状,通过正负电极多层叠加而成,制作工艺复杂,电解速度缓慢,对电解水的要求高,需要纯净水,而且电极寿命比较短,一般是两三个月就需要更换电极,电解出来的气体比较潮湿,如果直接进入燃气室燃烧,会影响发动机的寿命,并且使燃料燃烧不充分,浪费燃料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极寿命长,电解快速的新型氢氧气体发生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氢氧气体发生器,包括密封的壳体、电源输入口、控制电路板和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两组电极,所述电解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与电源输入口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气口,所述电解正电极为柱状,所述电解负电极为片体半圆弧状,所述电解正电极设置在电解负电极内部。
进一步地,为了加快分解速度,更好地散热,所述电解负电极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电极的寿命,所述电解电极采用铬合金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散热,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水循环器,所述水循环器将底部的水往上部抽取,使壳体内部的水产生流动,使散热更快。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将分解出来的氢气和氧气通过出气口排出,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气泵,从壳体外部抽取少量的空气到壳体内,使壳体内部的气压比壳体外部的气压高,从而更好地排出电解出来的气体。
进一步地,为了产生更好的助燃效果,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气体净化干燥室,用于将电解出来的气体净化干燥,干燥出来的气体经过设置在气体净化干燥室上的出气口排出,经净化的水蒸气凝固后回落到壳体内,再进行电解。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停止工作时还在电解产生气体,所述发生器的电源开关与发动机的启动开关相关联,发动机启动,本实用新型接通电源,电解产生气体,发动机停止,本实用新型同时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电解产生的气体马上使用,避免了储存气体存在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为了配合发动机的动力大小,而产生相应的气体,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根据发动机的油门大小调节电极电解速度的调节模块。
进一步地,为了使排出的气体更干净,所述壳体内部倾斜设置一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若干方便气体通过的通孔,将壳体分成气体产生室和气体储存室,起到过滤气体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电极采用铬合金制作,经久耐用,且对水的要求不高,普通的饮用水即可电解,经测试,其电极的使用寿命达30多年。
2、本实用新型蜂窝包裹式的电极,使电解的速度更理想,而且散热效果好,对水质的要求不高。
3、水循环器的使用,散热效果更好。
4、壳体内部气泵的使用,使气体更方便收集。
5、净化干燥室的使用,使电解出来的气体更纯净干燥,助燃效果更好,使发动机的燃料燃烧更充分,节省了燃料,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水,减少了污染气体的排放,节能环保。
6、分解出来的氢气在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燃烧,为发动机提供动力,另外氢气与燃料同时燃烧,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节省了燃料。
7、分解出来的氧气与发动机内部的积炭发生反应,起到清洁发动机内部积炭的作用,使发动机的寿命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出气口,3-电源输入口,4-壳体,5-入水口,6-气泵,61-气泵出气口,7-水循环器,71-水循环器入水口,72-水循环器抽水管,73-水循环器出水口,8-电解负电极,81-通孔,9-电解正电极,10-控制电路板,11-面板,12-净化干燥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雅云,未经谭雅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9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槽的工件掉槽反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稳定转炉氧枪水流量的管道聚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