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便捷的刮刀清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8914.6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4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学;安聪慧;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4 | 分类号: | B08B7/04;B08B3/08;B08B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便捷 刮刀 清理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刀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安全便捷的刮刀清理工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车身的表面时常会出现表面不平、凹坑等质量缺陷,而针对这些质量缺陷,我们需要对其缺陷部位进行补灰填平后进行补漆。补灰对于汽车的凹坑等缺陷来说是必要的修补工序,补灰工具主要有刮灰刀以及托灰板,在刮灰过程中,无论是在调和过程还是在刮灰过程中都要使用刮灰刀和托灰板,刮灰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清洗以便下次再次使用。对于刮灰刀以及托灰板,目前我们一般使用稀料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采用含有稀料的抹布或者海绵进行来回擦拭和清理。由于刮灰刀表面比较锋利,因此在清洗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皮肤划伤,而清洗过程中的稀料是由各种有机化合物组成,例如,苯、甲苯、二甲苯、丁酯等,这些有机物对人体皮肤存在伤害,一旦皮肤划伤导致稀料渗透入皮肤则会造成皮肤伤害。因此一种简单、方便且易用的助于清理刮灰刀和托灰板的辅助工具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目前对于刮灰刀以及托灰板的清理,现有的技术是采用含有稀料的抹布或者海绵进行来回擦拭和清理。刮灰刀表面比较锋利,在清洗过程中容易造成皮肤划伤,而清洗过程中操作员工的皮肤直接与稀料接触,稀料是由各种有机化合物组成,例如,苯、甲苯、二甲苯、丁酯等,对人体皮肤存在伤害。若清洗过程中一旦皮肤划伤稀料渗透入皮肤则会照成皮肤伤害。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的清理方式提出改善,减少皮肤与稀料的直接接触并降低划伤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汽车制造过程中涉及到的用于车身表面的修补工具,如刮灰刀和托灰板的清理操作容易造成人员皮肤损伤进而影响生产安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的刮刀清理工具,利用该工具,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刮灰刀和托灰板进行清理,不仅避免了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稀料等清洗剂的用量,并且由于操作迅速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全便捷的刮刀清理工具,包括内部空心的盒体,所述盒体上部设有一个将盒体上部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开口,盒体内开口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清理刮刀并与盒体相配的清理件。在空心的盒体内放置清理件,清理件在盒体开口处相距一定的距离,当将刮刀穿梭于开口时,清理件可以对刮刀表面产生摩擦力,从而将刮刀表面的脏污进行清理。该清理过程能够更好的节省工作量。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不仅便于放置,且容易抓握。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的宽度为5-15mm,深度为80-150mm。
作为优选,所述清理件为海绵。海绵具有较好的吸附液体,并由较好的清理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海绵吸附有稀料。稀料助于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内左右两处的清理件的间距小于开口的宽度。清理件间距越小,才能对穿梭其中的刮刀产生更大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清理的更干净。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底盖。底盖打开可以将清理件放进去,装好底盖可以将清理件固定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上部关于开口对称。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且节省原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开口,3清理件,4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安全便捷的刮刀清理工具,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空心的长方体结构的盒体1,盒体1上部开设有一个将盒体1上部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开口2,盒体1内开口2处的两侧分别填充有用于清理刮刀并与盒体1相配的清理件3,且清理件3为吸附有稀料的海绵。盒体1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底盖4。其中开口2的宽度为10mm,深度为100mm,左右两处的清理件3的间距小于开口2的宽度,即两侧的海绵的距离比开口2的宽度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8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