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口咽通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8284.2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向阳;成月花;吴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脑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F2/8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叶涓涓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型口咽 通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口咽通气管,更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方便固定的改良型口咽通气管。
背景技术
口咽通气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普遍使用,主要用于昏迷后神志不清的患者,防止舌根后坠,堵塞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它可防舌咬伤、舌后坠,使气道通畅、便于吸痰,使用简单方便。
目前医学上通用的口咽通气管在使用时无法有效地固定在病人的口腔内,在使用时随着病人的口腔咀嚼动作或护理过程中的翻动容易晃动移位,影响通气效果。如果用胶布将口咽通气管固定在面颊两侧,时间一长容易造成面颊局部皮肤溃烂。临床上也有医护工作者将通气管做了一些改良,例如将通气管两侧翼端各打一个小孔,系带穿过小孔在颈后打结,这种改良虽然相对于胶布固定有所进步,但固定效果仍然不佳。由于在颈部固定,那么对有躁动的病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系带不能系得过紧,会有些松动,而且一根系带无法很好地进行固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系带也容易将面部、颈部皮肤磨破。另外,使用通气管时病人口角会不断有分泌物流出污染系带,系带要频繁更换,这就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量,加重了医护工作者的负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过改良设计的口咽通气管,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口咽通气管,包括翼缘、牙垫和咽弯曲部分,所述翼缘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穿有系带,所述系带外套有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系带为4根,系带一头穿入通孔并固定,所述软管设置在翼缘内侧,软管长度为系带长度的四分之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系带为2根,系带穿过翼缘同侧的两个通孔,系带两头均套有软管,所述软管设置在翼缘内侧,软管长度为系带一端从翼缘内侧穿出长度的四分之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通孔周边设置有用于固定软管的凸环,所述软管一端套接在凸环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管为硅胶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型口咽通气管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患者口腔内、不易滑动脱落,有效地改善通气效果,通过在系带上套接软管,有效避免了系带对面部皮肤的摩擦,防止面部皮肤发生压疮,同时也可免去频繁更换系带的麻烦。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已有的医疗器械及耗材,充分节约成本,便于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改良型口咽通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改良型口咽通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提供的改良型口咽通气管中翼缘部分的俯视图,为了将凸环表示清楚,通气管中牙垫、咽弯曲部分及系带、软管均未画出。
附图标记列表:
1-翼缘,2-牙垫,3-咽弯曲部分,4-通孔,5-系带,6-软管,7-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改良型口咽通气管,包括翼缘1、牙垫2和咽弯曲部分3,所述翼缘1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两个通孔4,即翼缘1上一共有4个通孔,每根通孔4内均穿有独立的系带5,系带5一头穿入通孔并采用系结、粘胶等常规方式进行固定,另一头用于固定在患者耳廓部。通孔4内一共固定有4根系带5,同侧系带两两分别在耳后固定,不仅可以根据病人的自身条件(口角到耳廓的距离)进行调节,而且固定效果好,避免了对颈部的压迫。每根系带5外均套有软管6,软管6设置在翼缘内侧(即翼缘与嘴唇相接触的一侧)通孔处的一端,软管6优选采用硅胶管(例如现有的止血带),选取合适长度的硅胶管,将系带穿过硅胶管,并使硅胶管的端头尽量与翼缘1贴合,硅胶管的侧面接触面积较大,触感柔软,有效避免了系带对面、耳廓皮肤的摩擦,防止面部及耳廓皮肤发生压疮,同时也可免去频繁更换系带的麻烦,口角分泌物可用盐水棉球将硅胶管擦净即可。
为了方便系带打结,固定在耳后的一段系带无需套接软管6,因此软管6长度优选为系带5长度的四分之三。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脑科医院,未经南京脑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8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口坩埚
- 下一篇:一种电池流水线组合装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