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泌尿外科用术后冲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831.3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9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锡军;苏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锡军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泌尿外科 术后 冲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泌尿外科用术后冲洗器。
背景技术
男性泌尿性生殖器疾病的患者在手术后需要消炎止痛、以利于伤口快速愈合,现在的治疗方式往往需要病人蹲在药物盆上方,熏浴20分钟左右,每天数次,但病人在术后身体虚弱,蹲时间长了非常劳累,引起伤口疼痛,且药液温度无法保持,影响熏浴效果;同时,药液剩余量还需要随时观察;另外,药液蒸汽难以集中在患处,也会影响使用效果;为此有人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改进,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1月23日公开的由苏磊设计的、专利号为:201220189016.8、名称为泌尿外科用冲洗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药液筒,药液筒下方设有加热腔,壳体上端设有坐垫,药液筒的上端设有引流板,同时药液筒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采用这种方式在进行熏浴时,减轻了病人熏浴时的痛苦,提高了药液熏浴的效果,通过液位传感器可不必随时让病人起身观察药液剩余量,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其缺点是:在进行熏浴时必须让病人起身进行添加或更换药液,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限制了熏浴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熏浴过程中随时添加或更换药液的泌尿外科用术后冲洗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泌尿外科用术后冲洗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药液筒,药液筒下方设有加热腔,壳体上端设有坐垫,药液筒的上端设有引流板,同时药液筒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壳体的一侧设有与药液筒相连通的加药管,加药管的端口处设有封堵,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药液筒底部相连通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端口处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泌尿外科用术后冲洗器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药液筒相连通的加药管和与药液筒底部相连通的排液管,可以随时对药液筒中的药液进行添加或更换,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病人不必起身就可以在进行熏浴时进行添加或更换药液,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熏浴的效果,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泌尿外科用术后冲洗器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药液筒,3-加热腔,4-坐垫,5-引流板,6-加药管,7-封堵,8-排液管,9-阀门,10-温度传感器,11-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泌尿外科用术后冲洗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泌尿外科用术后冲洗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药液筒2,药液筒2下方设有加热腔3,壳体1上端设有坐垫4,药液筒2的上端设有引流板5,同时药液筒2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0和液位传感器11,壳体1的一侧设有与药液筒2相连通的加药管6,加药管6的端口处设有封堵7,在壳体1的一侧设有与药液筒2底部相连通的排液管8,排液管8的端口处设有阀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锡军,未经李锡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