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垫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601.7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明;陈建华;孙波;李辰;杨佳裕;季伟;戴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0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颈椎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垫枕。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 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颈椎的发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亚洲人种相对于欧美人来说椎管容积更小,更容易发生脊髓受压,产生症状。在单侧椎动脉缺如的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率几乎是100%,差别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另外,颅底凹陷、先天性融椎、根管狭窄、小椎管等等均是先天发育异常,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多数的颈椎枕头多从颈椎的生理弧度上改变来治疗颈椎病,没有良好的颈椎固定作用,不能防止患者颈椎侧向移动引起的肌肉痉挛。
目前关于一种通过改变颈椎生理弧度来治疗颈椎病的垫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良好固定颈椎,防止患者颈椎侧向移动引起肌肉痉挛,同时可以通过改变颈椎生理弧度来治疗颈椎病的垫枕。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垫枕,设有两个沙袋、枕头、枕套,所述的沙袋上下两端设有延长纽扣,所述的枕套上下各设有一排固定扣,所述的枕头中部为空心,所述的沙袋固定于枕头下面。
所述的沙袋内充满黄沙。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能够使颈椎在休息的时候得到固定,促进炎症的吸收。
2、透气性良好,防止患者在颈椎长时间固定引起的皮肤损伤。
3、避免了颈围颈托本身材质造成病人皮肤过敏或者潮湿导致的皮肤破损甚至压疮的弊病。
4、满足病人需要在床上固定颈椎的需求,疗效未受影响,兼顾病人的舒适度,避免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垫枕的前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垫枕的后视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枕头 2. 沙袋
3.枕套 11.枕头凹陷处
21.延长纽扣 31.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垫枕的前视图。图中所示为枕头1,所述的枕头1中部设有凹陷处,用于更好的固定患者的头部。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垫枕的后视图。图中所示为沙袋2、枕套3,所述沙袋内装满黄沙;所述沙袋2上设有延长纽扣21;所述枕套3表面上下两端各设有一排固定扣,枕套3与沙袋2通过纽扣的方式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枕头后方沙袋与枕头的固定方式可选择拉链或绳子扣的方式;沙袋中除可使用黄沙外也可用大米、稻壳等填充物;使用时,病人头置于枕头上方,枕骨放于枕头凹陷处,调整两侧固定扣位置,使沙袋能自然固定两侧颈部,保护颈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未经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