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427.6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8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柄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铠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B23G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尤指一种用于攻螺纹或铣削的复合式刀具。
背景技术
一般切削用刀具会根据功能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刀头形态,例如:刀头呈尖头状者多为在被加工物上形成钻孔用刀具、刀头呈平头状者则多为在被加工物上已形成的孔洞中形成螺牙或铣削用的刀具。以现有于被加工物上孔洞中形成内螺牙的一种丝攻刀具为例,如图5所示,其包含有一不锈钢或碳钢制夹持柄51与一钨钢制刀杆52,刀杆52的刀杆体520后端以焊接方式固定结合于夹持柄51的一端,刀杆体520的前端形成有刀头521,于刀头521外周面上形成有攻牙用的螺牙,以及从刀头521延伸至刀杆体52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道螺旋状的排屑槽522。
现有的内螺牙丝攻刀具于使用时,先将夹持柄51夹持固定于机台上,再以刀杆52的刀头521对准被加工物上要攻牙的孔洞,通过机台旋转夹持柄51,进而使刀杆52的刀头521在孔洞的孔壁上攻出内螺牙,攻牙时多余被加工物的屑料则由排屑槽522排出或挤压互补成螺牙牙形。
由于内螺牙丝攻刀具在攻牙时必须施力扭转夹持柄51,因此现有的夹持柄51多采用可承受较大扭力的不锈钢或碳钢材质,又为便于对被加工物上孔洞的孔壁上攻出清楚的螺牙,刀杆52多采用硬度较高的钨钢材质,借此以提供良好的内螺牙品质及寿命。
然而,既有的内螺牙丝攻刀具虽然兼具有不锈钢或碳钢耐扭转与钨钢坚硬的特性,但是刀杆52的刀杆体520为配合被加工物上孔洞孔径,必须具备一定长度,而以质地硬脆的钨钢所制成的刀杆体,在功牙的过程中多无法承受刀具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扭力,容易在攻牙的过程中断裂,不仅造成攻牙品质不佳及刀具的损耗,同时亦容易增加作业上的危险。
由于以上既有的丝攻或铣削刀具在对被加工物工作的过程中,刀具的刀杆体容易断裂,因此造成螺牙或铣削品质不佳与刀具损耗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式刀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式刀具,于对被加工物工作的攻牙或形成铣削过程中,可使刀杆体不易断裂的复合式刀具,借此以提高螺牙或铣削品质及寿命,同时减少刀具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刀具,包含有:
一不锈钢或碳钢制的刀柄部,其两端分别形成一夹持柄体与一刀杆体,该刀杆体的外径小于该夹持柄体的外径,并于端面中央形成一凸柱;以及
一钨钢制的刀头部,其于两端面中央贯穿形成一贯穿孔,该刀头部以一端面接合于该刀杆体的端面上,以及该贯穿孔的内周面接合于该刀杆体的凸柱外周面上。
较佳的是,刀头部的轴向长度小于刀杆体与刀头部的轴向长度总和的二分之一,以及刀杆体于外周面上形成有多道刀杆排屑槽,刀头部于外周面上形成有多道刀头排屑槽,刀头排屑槽对应连通于该刀杆排屑槽。
通过上述的构造,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刀具于刀柄部的刀杆体端面上凸设凸柱,在以凸柱插入刀头部的贯穿孔中,使刀柄部的刀杆体与刀头部不仅以端面相互接合,贯穿孔的内周面与凸柱的外周面亦相互接合,因此,更能增加接合处的结合强度与稳固性。
再者,刀头部的轴向长度小于刀杆体与刀头部的轴向长度总和的二分之一,再加上钨钢制的刀头部具有硬度高,用不锈钢或碳钢制的刀杆体可承受高扭力,因此,刀具在对被加工物工作的过程中,即使刀柄部部承受较的大的扭力,刀杆体也不容易因而断裂,故能提供良好且稳定的螺牙或铣削品质及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组合剖面图。
图5是现有刀具的外观立体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刀具 11刀柄部
110夹持柄体 111刀杆体
112凸柱 113刀杆排屑槽
12刀头部 120贯穿孔
121刀头排屑槽
L1刀头部的轴向长度
L2刀杆体与刀头部的轴向长度总和
51夹持柄 52刀杆
520刀杆体 521刀头
522排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铠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铠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低浓度煤层气浓缩装置及浓缩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甲醇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