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模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5328.6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5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定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铁路轨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2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支承块钢模翻转装置,用于钢模翻转清模和模具组装工作,属于铁路轨道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运输设施,而混凝土弹性支承又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部件,需要通过所述混凝土弹性支承来铺设钢轨。故在生产混凝土弹性支承时,不仅要充分考虑生产质量,同时也必须考虑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目前在使用多联钢模进行混凝土弹性支承批量浇灌时,需要在浇灌之前对该多联钢模进行清理,并涂刷隔离剂,再与其它工装配件组装在一起,以方便浇灌混凝土,之后便于脱模。但现有的清理、涂刷、工装配件组装等工序均通过人工分步骤进行,即先进行清理,再进行涂刷,最后进行工装配件的组装。由于多联钢模体积大,难于人工翻转,从而给清理、涂刷、组装等操作带来不便,影响工作效率及质量,进而影响混凝土弹性支承的生产效率,无法满足现有轨枕生产流水线的工艺控制要求,制约了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混凝土弹性支承钢模清理、涂刷不便,而影响混凝土弹性支承的生产效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弹性支承钢模翻转装置,以方便对钢模进行清理、涂刷和工装配件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钢模翻转装置,包括带底座的竖直支架,其特征在于竖直支架上设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一端连接动力机构,水平转轴另一端设有钢模夹抱臂,以通过夹抱臂夹持住钢模,再通过动力机构驱动转轴带动夹抱臂连同钢模翻转,以方便对钢模进行清理、涂刷和工装配件的组装。
所述钢模夹抱臂包括与转轴相连的横臂,设于横臂两端的纵臂,设于每一纵臂上的上、下固定环,分别插于上、下固定环中的撑杆,以便将钢模放置于由横臂、两纵臂构成的U形槽中,再通过上、下固定环中的撑杆对钢模进行固定,从而在动力机构驱动下,完成钢模的翻转。
所述水平转轴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固定在竖直支架上部,以便受竖直支架支撑,同时在竖直支架上转动。
所述水平转轴一端的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水平转轴一端的从动轮,与从动轮相连的主动轮,该主动轮固定在动力电机主轴上,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为齿轮,或者为带轮,或者为链轮。
所述钢模翻转装置设为一个,用于翻转短距离钢模。
所述钢模翻转装置对称设为二个,用于翻转长距离多联钢模。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只需将钢模固定在该装置上,即可在翻转过程中,方便地对钢模进行清理、涂刷和工装配件的组装,解决了现有多联钢模因体积大,难于人工翻转,从而给清理、涂刷、工装配件的组装带来不便等问题,有效提高了钢模的清理、涂刷、组装等工作效率,完全满足了现有轨枕生产流水线的工艺控制要求。实为一理想的钢模翻转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钢模翻转装置,包括带底座1的竖直支架7,竖直支架7上设有水平转轴9,水平转轴9一端连接动力机构10,水平转轴9另一端设有钢模夹抱臂3,钢模夹抱臂3包括与水平转轴9相连的横臂6,设于横臂6两端的纵臂5,设于每一纵臂5上的上固定环4和下固定环2,分别插于上固定环4和下固定环中2的撑杆14,水平转轴9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固定在竖直支架7上部,水平转轴9一端的动力机构10包括固定在水平转轴9一端的从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8相连的主动齿轮11,该主动齿轮11固定在动力电机12主轴13上,本钢模翻转装置设为一个,用于翻转短距离钢模,如图1、图2。
当用于翻转长距离连注钢模时,本钢模翻转装置则对称设为二个,以便支撑固定长距离连注钢模的两端,而方便长距离连注钢模的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铁路轨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铁路轨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5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