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抑制电磁波放射的电热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2700.8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采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采莹 |
主分类号: | A47G9/06 | 分类号: | A47G9/06;H05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抑制 电磁波 放射 电热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热毯,特别涉及一种可抑制电磁波放射的电热毯。
背景技术
电热毯是现代人在冬天时用来取暖的电子产品之一,电热毯内部具有电热线,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该电热毯可直接覆盖在人体需要取暖的部位,该电热线转换电能为热能并将热能传导至人体,得以提高体表温度,除能够取暖外,也可促进血液循环。
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现有技术的电热毯具有一内层电热线80、一外层电热线70及一外套层90,该外套层90包覆该内层电热线80与外层电热线70,该外层电热线70环绕一外层73形成一螺旋线,该内层电热线80环绕一内层83也形成一螺旋线,且该外层73包覆该内层83,该内层电热线80的螺旋方向与该外层电热线70的螺旋方向相反,该内层电热线80及该外层电热线70各具有一第一端71、81与一第二端72、82,该内层电热线80的第一端81与该外层电热线70的第一端71位于该外套层90的同一侧,而该内层电热线80的第二端82与该外层电热线70的第一端72位于该外套层90相对另一侧,其中不同侧的内层电热线80的第二端82与该外层电热线70的第一端71相连接。
至于位于外套层90另一不同侧的该内层电热线80的第一端81与该外层电热线70的第二端72则分别电连接至一交流电源40的两电极41、42;因此,当电热毯通电时,因一二极管的设置,使该交流电源的正半周期的电流可形成通路,而负半周期的电流形成断路,在交流电源正半周期间内,位于同一侧的内、外层电热线80、70的两第一端71、81均有电流流入,由于内、外层电热线80、70螺旋方向相反,因此内、外层电热线分别产生的电磁波会有加乘效果,一旦使用者身体与电热毯接触,会因直接暴露在高电磁波环境中而有危害身体健康的疑虑,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抑制电磁波放射的电热毯以有效减少电磁波的放射。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令该可抑制电磁波放射的电热毯包括:一外套层,所述外套层包覆一外层,该外层又包覆一内层;一外层电热线,所述外层电热线以第一螺旋方向环绕该外层表面,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内层电热线,所述内层电热线以第二螺旋方向环绕该内层表面,该第二螺旋方向与第一螺旋方向相反,且该内层电热线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内、外层电热线的第一端位于该外套层的同一侧,而该内、外层电热线的第二端位于该外套层相对另一侧,其中该内、外层电热线的第二端相连接,而内、外层电热线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至一交流电源的两电极。
优选地,所述可抑制电磁波放射的电热毯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二极管,该第一二极管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该第一二极管电跨接在该内层电热线的第二端与该外层电热线的第二端之间,且该正极与该内层电热线的第二端电连接,该负极与该外层电热线的第一端电连接;及一第二二极管,该第二二极管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该正极与该外层电热线的第一端电连接,该负极与该外层电热线的第二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抑制电磁波放射的电热毯进一步包含有一温度控制电路,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包含有:一安规电阻,该安规电阻电跨接在内、外层电热线的第一端之间;一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具有一控制端、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一检测电阻,该检测电阻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电连接至该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该电子开关串联后,电跨接在该外层电热线的第一端与该交流电源对应该外层电热线第一端的电极之间,且该电子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至该外层电热线的第一端,该检测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至该交流电源对应该外层电热线第一端的电极;一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具有一控制端子及一回授端子,该控制端子电连接至该开关的控制端,该回授端子电连接至该开关的输出端;及一第三二极管,该第三二极管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该正极电连接至该检测电阻的第二端,该负极电连接至该开关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可抑制电磁波放射的电热毯进一步包含有一短路保护电 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含有:一保险丝,该保险丝电跨接在该检测电阻的第二端与该交流电源对应该外层电热线第一端的电极之间;及一第一加热电阻,该第一加热电阻电跨接在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该检测电阻的第二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短路保护电路进一步包含有至少一第二加热电阻,各第二加热电阻分别与该第一加热电阻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采莹,未经吴采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2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