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796.6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鹿建春;刘玉杰;张俊杰;郑劲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1/3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动物 吸入 动态 暴露 单元 | ||
1.一种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包括实验组暴露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组暴露室(1)包括第一节暴露室(11)和第二节暴露室(12);在所述第一节暴露室(11)和所述第二节暴露室(12)之间还设置有对由所述第一节暴露室(11)进入到所述第二节暴露室(12)内的气溶胶进行稀释的气溶胶处理装置;所述气溶胶处理装置还用于使进入到所述第二节暴露室(12)内的气溶胶在所述第二节暴露室(12)内的浓度分布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处理装置为浓度稀释器(4),所述浓度稀释器(4)设置在所述第一节暴露室(11)和所述第二节暴露室(12)之间,所述第一节暴露室(11)和所述第二节暴露室(12)通过所述浓度稀释器(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组暴露室(1)还包括第三节暴露室(13),所述第二节暴露室(12)和所述第三节暴露室(13)之间设置有所述浓度稀释器(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暴露单元底座(3)、实验动物固定器(6)和对照组暴露室(5);所述对照组暴露室(5)设置在所述实验组暴露室(1)的上部;所述实验动物固定器(6)设置在所述实验组暴露室(1)和对照组暴露室(5)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组暴露室(1)包括内筒(101)和外筒(102);
所述浓度稀释器(4)设置在所述内筒(101)内;
所述内筒(10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气溶胶进口(111);
所述外筒(102)的第一端封闭,所述外筒(102)的第二端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内筒(101)上设置有与所述实验动物固定器(6)的内腔相连通的连接管(15),所述外筒(102)与所述实验动物固定器(6)的内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组暴露室(1)相对于所述暴露单元底座(3)能够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1)上还设置气体进管(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稀释器(4)包括前部构件(46)、中部构件(47)和后部构件(48);
所述前部构件(46)上设置有气体第一进气口(41),与所述气体进管(2)相连通;
在所述中部构件(47)的后端开设有柱形凹腔,所述后部构件(48)包括用于盖在所述柱形凹腔的开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柱形凹腔之间的腔体形成第一气体静压腔(44),所述盖板与所述柱形凹腔的开口处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为静压腔出口(45);
所述后部构件(48)还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盖板的表面上的气体进气管(42),所述气体进气管(4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气体第一进气口(41)和所述柱形凹腔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孔;所述气体进气管(42)的末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气孔(4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稀释器(4)包括第二气体静压腔(405)、混合引射管(406)和混合腔(407)以及第二物质进口(403),所述混合引射管(406)的第一端为第一物质进口(401),所述混合引射管(406)的第二端与所述混合腔(407)相连通;所述第二物质进口(403)为设置在所述混合引射管(406)的管壁上的缝隙,所述缝隙由相互平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形成;所述第二气体静压腔(405)为环形腔体,设置在所述混合引射管(406)的外围,所述第二气体静压腔(405)通过所述第二物质进口(403)与所述混合引射管(406)相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静压腔(405)上设置有气体进口(4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浓度动物口鼻吸入动态暴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为圆锥面,所述圆锥面与所述混合引射管(406)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7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