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水质监测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778.8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东;顾杨;刘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商达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王玉松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式微 动力 污水处理 水质 监测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水质监测平台,尤其涉及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水质监测平台。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农村环境整治又是环保工作的重点,因此,加快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农村污水主要来自生活用水,具有来源多、面广、分散、水量小、处理率低、增长快的特点,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是针对农村污水处理应用的,能在满足农村污水处理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微动力污水处理站点分布在各乡村,由于交通不便、站点量大且分散,以及行政区域划分等原因,导致各站点很难形成统一管理。另外,由于缺乏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管理,设备运行状态及出水水质无法保证。
目前,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监测主要采用定时采样化验和实时在线监测两种方式。定时采样化验是由站点管理人员携带水质采样设备定时到污水处理装置出水口进行人工采样,再由化验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存在耗费人力大、水质监测周期长、工作量大、数据采集不及时等问题。且该方式无法实现对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的远程实时监测,水质化验结果不能有效反映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的连续变化情况,这种方式不能满足对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实时监测的要求,实时性较差。
实时在线监测通过在现场安装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对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的就地检测,并将监测结果通过网络发送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其监测数据的传输主要通过有线宽带和无线网络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有效解决了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的实时监测问题,与定时采样化验方式相比,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水质监测数据的实时性,缩短了监测周期。但实时在线监测方式存在网络覆盖范围小、设备投入大、监测范围有限、网络搭建周期长、维护成本高等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从监测数据的实时性、站点运营成本及后期维护方面考虑,这两种水质监测模式均不适宜在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监测中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农村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站点出水水质的远程监测问题,而提供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水质监测平台,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点水质的实时监测,根据实时监测结果发现各污水处理站点出水水质的实时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数据路由器、一个监控中心,若干个与监控中心相连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污水处理站点;所述污水处理站点均包括一个与监控中心通信的通信模块、一个与通信模块相连的数据处理模块、一个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的基站、若干个与基站相连的传感器节点,其中:
所述传感器节点感知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获取监测参数感知数据,并将感知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送至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接收它所在污水处理站的各传感器节点传送过来的水质监测参数数据,并将该数据输出给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对由基站传送来的感知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融合,并将融合结果输出给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
所述监控中心包括一个水质远程监控数据服务器及与该水质远程监控数据服务器相连的数据备份服务器、云平台应用程序服务器及云平台客户端,所述云平台客户端与壁挂式监控大屏幕和激光打印机相连。
所述污水处理站点优选通过3G网络与监控中心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商达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商达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及交错阵列天线
- 下一篇:一种花生秧果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