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489.8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H01M10/058;H01M2/34;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锂离子电池 安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源,具有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体积小、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新一代绿色环保电池,迅速成为电源市场的新庞,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其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动力电源。
然而,由于单体磷酸铁锂电池工作电压低和容量小的特点,因此,其很少被单独使用。现有电动汽车上使用的动力电源都是由若干单体体磷酸铁锂电池进行串并联后形成的电池组。其具体做法是:先制好若干单体磷酸铁锂电池,再根据电动车的动力需要,计算出需要多少个单体磷酸铁锂电池进行串并联组合,再采用锁螺丝或者点焊的方式并凭借金属连接片将多个单体磷酸铁锂电池串联和并联起来,形成一个符合规定的电池组。
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组中,如果电池因过充、过放或短路引起电池安全装置开启后,电解液就会泄漏出来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众所周知,锂离子电解液中的溶剂都是易燃物,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变成氟化氢,氟化氢有强腐蚀性,会对空气及人员产生很大的危害,并且泄漏出来 的电解液在高温的情况下会有起火的危险。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化,安全性能高,并适用大批量生产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其包括壳体、盖体、电芯、电解液、电性连接片和极柱,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电芯收容槽,盖体盖合于壳体之上,所述电性连接片包括上、下接触片,其分别与盖体、壳体一体成型,上、下接触片结构一致,其包括一矩形片状的基体,基体上表面向上凸出至少一个电性接触部,在靠近电性接触部处还设有防爆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收容槽为若干独立的上端开口的圆筒,收容槽的侧壁之间或收容槽的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收容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盖体的顶部和壳体的底部还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开设有焊接孔、安全阀开启孔和回流孔,所述焊接孔的位置对应于上、下接触片的电性连接部,安全阀开启孔的位置对应于上、下接触片上的防爆膜,回流孔的位置对应于第一收容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上、下接触片部分裸露并与电芯的正、负极片电性接触形成串并联电芯,所述极柱设 置于串并联电芯的总正或总负极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上、下接触片与盖体、壳体一体成型后的裸露部分分别为上、下接触片的电性接触部,电芯的正、负极片上还焊接有集流片,前述的电性接触部与集流片电性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收容并联电芯的收容槽的底部通过一散热管联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上接触片或下接触片之间还连接有电性连接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收容槽的直径与所收容的电芯的直径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安全结构具有以下优势:当电池因内在或外在原因导致其内部电解液冲破防暴膜后,其内部的电解液便会从安全阀开启孔中进入导流槽,并经过流孔进入壳体的第一收容空间,由于第一收容空间上盖设有盖体,因此,可将流出的电解液与空气隔离,从而保障了电池包的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去掉盖体塑料部分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的电芯与电性连接片连接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立体图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所涉及的两接触片通过电性臂连接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俯视图;
图7为图6所述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所述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6所述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包沿C—C方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验活塞铜套镶嵌力的检验装置
- 下一篇:柿子清秘果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