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的循环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322.1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业恒;李卫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百乐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循环 分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循环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离心分离系统常被应用于分离溶剂和结晶体的工艺中。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离心分离系统,离心机11的排液口113通孔管路连通一地罐12,便于分离后的溶剂流入到地罐12中,物料从离心机11的进料口111加入,离心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由排气口112排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溶剂具有一定的挥发性,离心所产生的气体中会带有一定量的汽化溶剂,带有溶剂的气体被直接由排气口112排出后,会影响生产车间内部的环境,且排出的溶剂不能被回收利用,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循环分离系统,其能够将排出气体中的溶剂回收和内部循环,改善生产车间的内部环境、及减少废气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的循环分离系统,包括,
离心机,该离心机上设置有加料口、排气口和排液口;
地罐,该地罐分别通过管路与离心机的排气口和排液口连通;
高位罐,其位置高于地罐,该高位罐的进液口连通于一液体回收管的一端,该液体回收管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插入到地罐的底部;
液体回收泵,安装在液体回收管上,其用于将地罐中的溶剂泵入到高位罐中。
该循环分离系统还包括有一控制器,地罐内部设置有一液位检测器,该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地罐内部液面的高度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依据接收到的该信号控制液体回收泵的开启或关闭。
高位罐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液口,高位罐的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离心过程中产生的带有溶剂的气体排入到地罐中,气体中的溶剂可融解到地罐中的溶剂中,从而可有效地回收溶剂;由原外部气体排放改为内部气体循环。既能够改善车间内部的环境、减少废气排放,又能够减少溶剂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离心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0、离心机;21、加料口;22、排气口;23、排液口;30、地罐;31、液位检测器;40、高位罐;41、出液口;42、出气口;43、进液口;50、液体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循环分离系统,其包括离心机20、地罐30、高位罐40,其中,离心机20上开设有加料口21、排气口22和排液口23,地罐30通过一个管路与离心机20的排液口23连通,地罐30通过另一个管路与离心机20的排气口22连通。高位罐40设置在一高于地罐30的位置,其上设置进液口43、出液口41、出气口42,进液口43和地罐30之间设置有一液体回收管50,该液体回收管50的上端部连通高位罐40的进液口43,其下端部向下延伸并插入到地罐30的底部,在液体回收管50上安装有一液体回收泵(图未示),该液体回收泵用于将地罐30中的液体泵入到高位罐40中。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分离系统还包括有一控制器,地罐30内部设置有一液位检测器31,该液位检测器31用于检测地罐30内部液面的高度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依据接收到的该信号控制液体回收泵的开启或关闭。
在使用时,从加料口21中加入物料,开启离心机20,分离出的溶剂由排液口23流入地罐30,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由排气口22进入到地罐30中,在地罐30内部,气体中存有的挥发溶剂会再次融入地罐30内的液态溶剂中,当地罐30内部的溶剂液面达到预定高度后,液位检测器31检测到液面高度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液体回收泵打开,将地罐30内的溶剂泵入到高位罐40中,当液面低于预定高度时,液位检测器31检测到液面高度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液体回收泵关闭,停止向高位罐40内泵入溶剂,高位罐40中的溶剂可由出液口41排出,高位罐40上的出气口42用于调整系统的压力。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百乐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百乐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