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床自动缷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163.5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0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伟;季思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事达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20 | 分类号: | B21D43/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柯利进 |
地址: | 3214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床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床自动缷料装置,属于冲床切筋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薄型片式小功率全波桥式整流器件生产过程中,要采用冲床剪切封装后带引线框架半成品,以分离出单颗粒产品。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手动切筋模具剪切加工,操作时工人要将待切筋的带引线框架半成品放在模具中间的载料条上,然后开机合模切筋,切筋后的产品整齐排列在载料条上,开模后用手将装有产品的载料条取出倒入集料箱中,从而完成一次切筋操作。
但是,由于每次操作都要将手伸到模具中间,稍有不慎,手就会受到伤害,安全隐患严重;同时手动取料需要一定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装料、取料、倒料一天操作下来要重复进行近万次作业,要求精力集中,不出差错,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床自动缷料装置,使其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操作劳动强度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床自动缷料装置,其包括安装在下模座中的刀具、刀具中设有的下模块、以及设在下模块和刀具顶上可活动的载料条,其特征是:所述下模块中设有油缸和套有弹簧的连接螺栓,气缸顶杆顶接载料条底面,两连接螺栓上端分别连接载料条,载料条顶面为斜面。
进一步,所述载料条顶面斜内角a为60°-70°。
进一步,所述下模块中设有三个气缸和两个带弹簧的连接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其工作时通过气缸顶动可将载料条顶出刀具上口,使切筋后的产品依靠自重滑动卸落,具有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操作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载料条和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注说明:1-载料条、2-下模块、3-气缸、4-连接螺栓、5-产品、6-刀具、7-下模座、8-弹簧、a-载料条顶面斜内角。
以下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冲床自动缷料装置,包括安装在下模座7中的刀具6、刀具6中设有的下模块2、以及设在下模块2和刀具6顶上可活动的载料条1,所述下模块2中设有气缸3和套有弹簧8的连接螺栓4,气缸顶杆顶接载料条1底面,两连接螺栓4上端分别连接载料条1,载料条1顶面为斜面。其工作时,气缸3通气后将载料条1顶出至刀具6上口,切筋后的产品5就依靠自重滑动卸落,通气结束后载料条1在弹簧8作用下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载料条顶面斜角a为60°-70°。所述下模块2中设有三个气缸3和两个带弹簧8的连接螺栓4,并且两个带弹簧8的连接螺栓4分别设在两气缸3之间,两连接螺栓4上端均连接载料条1,气缸顶杆可活动顶接载料条1底面。这样载料条1上下活动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可通过气缸3顶动将载料条1顶出至刀具上口,使切筋后的产品5依靠自重滑动卸落, 这样操作安全性好,生产效率可提升近50%,减少了工人操作时间和步骤,操作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操作时,将载料条1置于下模块2和刀具6之间,再将待切筋的带引线框架半成品产品5放置在载料条1上。按冲床开关按钮,上下模合模完成半成品切筋,当开模时气缸3在PLC控制下通气,将载料条1上推高出刀具6的上口;数秒钟后气缸3通气结束,在复位弹簧8作用下,载料条1回到原始位置,切筋完成后的产品就在气缸3上推和复位过程中从斜面滑出落到集料箱中,从而实现待切半成品切筋后自动卸料。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事达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事达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ID氙光源可调功率路灯
- 下一篇:八轴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