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分解处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489935.1 申请日: 2013-08-12
公开(公告)号: CN203508573U 公开(公告)日: 2014-04-02
发明(设计)人: 石晶 申请(专利权)人: 石晶
主分类号: B09B3/00 分类号: B09B3/00
代理公司: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曾少丽
地址: 214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垃圾 分解 处理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涉及具有触媒或者催化剂的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基于直接焚烧或者直接填埋作为主要垃圾处理方式。

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垃圾焚烧后会产生大量废气,烟雾和大量的二氧化碳,焚烧炉尾气中排放的上百种主要污染物,组成极其复杂,其中含有许多温室气体和有毒物。尤其是二噁英(dioxin)类污染物,属于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即使很微量也能在体内长期蓄积。因此通过焚烧方式的垃圾处理在国内外已开始进入萎缩期。目前有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对焚烧垃圾的部分禁令。另外,焚烧方式需要建造焚烧厂以及配套的烟尘净化装置,需要集中的土地和相应的运输系统,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温燃烧需要使用大量的燃料,造成能源的浪费,后期维护成本也相当的高昂。

直接填埋处理法将大量有害物质埋入地下,增加了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不仅导致了苍蝇、老鼠的大量繁殖,甚至产生沼气引起爆炸、或造成大气污染。而且一经掩埋,则无法进行再清理,所造成的污染会一直延续下去,经久不断。

近年来,已经发展了一种在不产生任何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垃圾进行分解处理(发酵),然后再将其排除的技术,并且已经利用垃圾处理装置来进行这项处理。该种垃圾处理装置由一个处理容器构成,处理容器内装满携有一种微寄生物的木屑状垃圾处理剂,例如一种荷勒剂(holleragent)(例如,曾在日本特许公布号2-10378和公布号2-30760及日本实用新型公布号3-22385中公开过)o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入口放进处理容器的垃圾与携有微寄生物的垃圾处理剂混合并与空气接触,利用垃圾处理剂中的微寄生物分解垃圾,同时蒸发水份。这种垃圾处理装置的一例完整结构已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布号5-88683中公开。

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布号2-1291中,曾经公开过一种处理装置,其处理容器有一个带搅拌部件的旋转轴,用以搅拌放入处理容器的垃圾。

然而,在上述垃圾处理装置中,不论投入处理容器的垃圾有多少,旋转轴或垃圾排出装置的运行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当垃圾数量极大时,就会出现问题,或者所需处理时间要延长,或者会引起处理不充分,并且连续数日向装置投入垃圾会使垃圾量过大而要求进一步延长所需的处理时间。一旦为了增大处理容量而让整个装置采用了某个尺寸,则当垃圾投入量减少时,装置处理所需的能量就会浪费,并且通常装置尺寸增大,会使制造费用增大。

目前国家与各级政府己将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列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但是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却相应滞后。垃圾处理是新兴行业,由于没有权威机构和统一标准去评判认证,所以各地各厂采用的现有技术与装备,都因城市生活垃圾的复杂特性和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差异而存在不同的缺陷。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40458.5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艺中所述的挤压脱水在实施中会造成易腐物质浆化,给后续工艺带来困难。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39019.7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首先需增加大量的设备与设施,其次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是其产品未经市场验证,盲目投入会带来极大的投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处理方式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轻型便捷且具有节约能源功效的新型的垃圾分解装置和新的处理方法,将传统手段的垃圾焚烧或掩埋处理方法转变为垃圾的分解和消灭处理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分解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与主体,所述主体固定于外壳内;所述主体由多孔性内壁、呈多层构造的侧壁、外壁隔热层、触媒槽、电气加热棒体与热流体媒质加热通道构成;所述外壳包括壳底、四周的壳壁与顶部的壳顶,所述壳底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壳壁上开有投入口和取出口,所述该投入口和所述取出口上均设有一门;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热流体媒质入口和出口;所述壳顶设有气体排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下部设有触媒槽,所述触媒槽的底部具有网状结构;所述触媒槽的侧部开有供气体通过的开口;所述触媒槽的顶部带有可开闭的盖,盖与容器由铰链连接;所述触媒槽底部的进气开口处设有可滑动的盖。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具有多层构造,主体最内侧设有孔内壁;所述内壁的外侧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设有供热流体媒质流动的通道;所述主体加热腔的外面设有由隔热材料构成的隔热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晶,未经石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9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