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可检测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9614.1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5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存符;樊庆华;苏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华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72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检测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化工类检测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可检测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反应釜设备应用在化工、医药等相关领域,用以完成烃化、聚合、硝化、缩合等工艺过程中压力测试及试验,应用中普通存在诸多不足,
其设计成双层结构时,为了提高保温功效,但当内层产生损坏,造成后果严重,缺少相应检测装置及提示作用,不能做到提前预防;另,反应釜体内水温调节需要人工调整,不但操作繁琐,容易造为人为操作的失误,不能有效得到产品质量的有效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可检测反应釜,使它具有结构科学合理,检测效率提高的,提高反应釜试验产品质量,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反应釜本体、温度计,所述反应釜体上端开设进料口,位于反应釜体中部设置搅拌叶,在反应釜本体一侧设置取样管,反应釜本体上还设置水位指示管和进水口相连。
进一步,反应釜本体外还设置隔温夹套,隔温夹套厚度在2.5-4.3cm之间。
所述搅拌叶采用螺旋电动搅拌叶片组成。
反应釜本体外表面还设置隔热涂层。
隔热涂层为氟化铜,涂覆厚度在28-35微米。
本实用新型经试验获知:反应釜在搅拌过程中,更方便监测水温,可以随时控制反应釜本体内的水量的情况,更利于产品的稳定性,且隔热效果更明显,延长反应釜整体使用寿命,结构科学合理,安全性强,用途广泛,实用性强,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温夹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图中1为包括反应釜本体1、温度计2,所述反应釜体1上端开设进料口3,位于反应釜体1中部设置搅拌叶4,在反应釜本体1一侧设置取样管5,反应釜本体1上还设置水位指示管6和进水口7相连,以灵活操作水量控制,以使化合物实现更好的稳定性。反应釜本体1外表面还设置隔温夹套8,隔温夹套8厚度在2.5-4.3cm之间,以此使反应釜本体内反的温度差缩小。所述搅拌叶采用螺旋电动搅拌叶片组成,反应釜内产品的搅拌质量更加均匀。反应釜本体外表面还设置隔热涂层。隔热涂层为氟化铜,涂覆厚度在28-35微米,以实现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或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华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华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9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