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骨结构的楼层主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7934.3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杜全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全安 |
主分类号: | E04B5/14 | 分类号: | E04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骨 结构 楼层 主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骨结构的楼层主板,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楼层主板有以下缺陷:
1、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很大(每平方米自重在300-600kg以上),无法进行工厂化制作和现场吊装。根据现在的施工技术,一般楼房每层楼需要的施工时间最低要5天以上。
2、小件预制混凝土构件整体性差,构件拼接安装结合不好,节点处理无法满足结构要求,抗震能力差。根据现在的施工技术,一般楼房每层楼需要的施工时间最低要4天以上。
3、传统钢结构虽然可以进行工厂化制作和现场吊装,但是单一的钢结构,容易出现锈蚀、耐候性差、在几年或者十年左右必须进行再次涂装防腐、达不到高层建筑防火要求(如美国911事件的双子塔的垮塌原因就是防火不能够满足要求),隔热差、隔音差、防水防潮差要处理前面问题成本超高。根据现在的施工技术,一般楼房每层楼需要的施工时间最低要5天以上。
4、比较简单的钢结构加混凝土结构,不但有以上钢结构的缺点,而且也需要现场浇筑混凝土,影响现场施工环境。根据现在的施工技术,一般楼房每层楼需要的施工时间最低要7天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骨结构的楼层主板,重量轻,承载力高,抗震性好,能整体安装,施工工期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骨结构的楼层主板,包括型钢桁架主梁,在型钢桁架主梁侧面设置有若干条平行排列的型钢次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型钢次梁之间设置有钢板楼承板,在钢板楼承板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泡沫混凝土填充层、泡沫混凝土隔音层和加筋水泥砂浆结合层,在型钢次梁和钢板楼承板的裸露面上设置有25mm~70mm厚的加筋泡沫混凝土型钢保护层。
上述型钢桁架主梁和型钢次梁构成了钢骨结构,优选轻质型钢。根据结构计算,型钢桁架主梁做成桁架边框即可,主要是将整个楼面荷载和自重传给房屋结构柱;型钢次梁采用一型钢和桁架的结构形式,做成内楞,主要是将自重和楼面的荷载传给型钢桁架主梁。上述钢板楼承板主要是将自重和荷载传给型钢次梁。采用泡沫混凝土填充层、泡沫混凝土隔音层和加筋泡沫混凝土型钢保护层,其自身重量轻,利用泡沫混凝土的耐候、保温、防火、防水、隔音、自重轻(每立方米低于300kg)的性能与钢骨结构有机结合功能互补,故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重量较轻,而且隔音、防水、防火、防腐蚀以及耐候性好。
在实际应用时,泡沫混凝土填充层、泡沫混凝土隔音层和加筋泡沫混凝土型钢保护层还可以采用其它现有的轻质混凝土制作。
进一步,在所述加筋水泥砂浆结合层上设置有地面面层。
为了对加筋泡沫混凝土型钢保护层起到进一步保护作用,在所述加筋泡沫混凝土型钢保护层底部设置有吊顶面。
为了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优选所述相邻两条型钢次梁之间的间距为900mm~2000mm。
同上,优选所述钢板楼承板厚度为30mm~100mm。
同上,优选所述泡沫混凝土填充层厚度为30mm~200mm。
同上,优选所述泡沫混凝土隔音层厚度为30mm~50mm。
同上,优选所述加筋水泥砂浆结合层厚度为30mm~50mm。
使用时,为了方便方便水电气连接,在泡沫混凝土填充层、泡沫混凝土隔音层或加筋水泥砂浆结合层内预埋有水电气管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实用新型,满足了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和钢结构楼房使用功能及设计规范,多个地方还优于现有规范要求,实现了工厂整体预制,便于现场吊装,现场组装快,每天可安装楼房1-5层,其自身重量轻,承载力高,抗震性好(抗震烈度大于8-9度),能整体安装,施工工期短;可做成现浇钢筋混凝土的任何构造形式;装修时,可一次性做成粗装修房和精装修房。
2、由于是整体结构,故整体性好,不容易出现裂纹漏水等情况;防火极限可以达到3小时以上,可以用于建设超高层建筑;有较好的自保温功能,不用再设计保温层,抗震性能可达8度以上;当达到使用年限后拆除回收可达80%;未达到使用年限时拆除时回收率更高;
3、楼板自重轻(每平方米自重小于100kg),减小了楼房柱和基础的竖向承载力,降低成本成本;生产时,成本低于钢筋混凝土结构10-20%;楼板面设计活荷载可以达4KN以上。
4、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完全可以采用现有结构计算软件进行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全安,未经杜全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7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加热炉用加料小车
- 下一篇:一种专用于工字钢的吊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