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烟气脱硫系统双沉淀池捞灰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6666.3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2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姚兴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兴玉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66;C02F1/52;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烟气 脱硫 系统 沉淀 池捞灰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结构,特别涉及燃煤烟气脱硫系统所使用的沉淀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燃煤烟气脱硫系统,一般设计工艺为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物质用水洗等方式使其脱离并收集到沉淀池中,再在沉淀池中投入生石灰等碱性物质,将沉淀池中的水液酸碱中和后,反应物沉淀,清水再回流到喷淋系统中循环使用。
然而,沉淀池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二氧化硫等物质与石灰水化学反应产生的灰泥会逐渐累积在沉淀池底部并越来越高,若灰泥不能够及时清理(即捞灰),则沉淀池将失去作用,整个脱硫系统也无法正常运行。
目前,都设置一个沉淀池,当沉淀池中沉淀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采用捞灰抓斗直接从沉淀池中将灰泥捞出。然而,所述灰泥并非板结物,在捞灰过程中会与沉淀池上层的清水发生混流,使得整个沉淀池一片浑浊,不仅实际捞灰效率极低,而且迫使燃烧设备必须暂停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煤烟气脱硫系统双沉淀池捞灰设施,目的在于提高捞灰效率,而且燃烧设备能够连续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煤烟气脱硫系统双沉淀池捞灰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设置的一用一备两个沉淀池,其中:
每个所述沉淀池的一边建有一个位于所述沉淀池上游的酸碱混合池,每个所述酸碱混合池连通有酸性水排渣输送管道与碱性水输送管道;
每个所述沉淀池内相对于所述酸碱混合池的一边设有一道高度低于沉淀池墙体的漫水墙,每一堵所述漫水墙远离所述酸碱混合池的一侧形成一条回水道,两条所述回水道均连通至一号集水井。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两个沉淀池凭借一条隔墙分隔设置,所述酸碱混合池均设置在所述沉淀池远离所述隔墙的一边,所述漫水墙均设置在所述沉淀池靠近所述隔墙的一边,所述漫水墙的高度低于所述隔墙的高度,每一堵所述漫水墙与所述隔墙之间形成一条所述回水道。
每条回水道的一端开有一个过水洞,两个所述过水洞均与一条集水槽的上游相连通,所述集水槽的下游连通至所述一号集水井。
所述酸碱混合池的底部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相接。
在每个酸碱混合池靠近其对应沉淀池的一侧设有一堵高度低于酸碱混合池墙体的过水墙。
在所述过水墙的底部开有防冻过水孔。
在所述两个沉淀池的上方还设有用来捞灰的龙门吊抓斗。
在其中一个所述沉淀池的一旁建有一个碱水池。
在所述龙门吊抓斗的轨道外侧设置二号集水井,所述二号集水井与所述一号集水井通过连通管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沉淀池,这两个沉淀池一用一备,交替工作,捞灰彻底,不仅提高了捞灰效率,还避免燃烧设备的停机,确保生产连续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煤烟气脱硫系统双沉淀池捞灰设施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沉淀池10;隔墙11;漫水墙12;回水道13;过水洞14;集水槽15;一号集水井16;二号集水井17;出水口171;连通管18;酸碱混合池20;过水墙21;防冻过水孔22;龙门吊抓斗30;碱水池31;轨道3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煤烟气脱硫系统双沉淀池捞灰设施,是包括凭借一条隔墙11分隔设置的一用一备两个沉淀池1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兴玉,未经姚兴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6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用于清除织物毛屑的清理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夹持送料卷纸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