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蔗渣自动打包装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5144.1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权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中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02 | 分类号: | B65G11/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蔗渣 自动 打包 装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糖厂使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蔗渣自动打包装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区大部分糖厂使用的蔗渣打包装车模式,都是传统的“人工为主,机器为辅”的半自动化模式。其结构包括:打包机、人、穿绳、传送带。蔗渣进入打包机漏斗,每一台打包机的打包过程中需两个人,人工穿绳后再经过传送带输送上车,散渣较多,最后通过人力将打包好的蔗渣包扛上车并整齐排放,垒起码紧。如此重复,就需要大量的人在打包机和传送带之后工作,人身安全、机器的工作效率等问题都相互影响。
上述模式存在的问题有:1.需要使用穿绳,这是传统方法人力扛包无法避免的。否则蔗渣就会散落一地。况且,造纸厂蔗渣入库并不需要捆装蔗渣,到料场时仍需人把穿绳卸下,否则将给生产带来影响。2.如此使得蔗渣打包装车工作的效率偏低,受工人(如体质、反应等)的影响比较大。蔗渣打包装车这个环节对工人数量和体质的要求直接导致企业人力经济成本偏高。3.因人力有限,散渣较多,占空间,一般每车只可装13-15吨左右。耗时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完全可以取代传统“人工为主,机器为辅”的落后工作模式,直接自动打包装车,只要1人控制机器,配两人在装包车上整理蔗渣包即可,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企业人力经济成本,撤掉穿绳,不存在包扎和拆卸,还节省了物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蔗渣自动打包装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蔗渣打包机、固定滑道,所述蔗渣打包机至少有两个,每个蔗渣打包机分别连接有固定滑道,所述固定滑道的末端相互紧靠,与升降滑道连接,所述升降滑道为并排设置,其末端由升降机构带动实现升降。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升降滑道的端头与所述固定滑道的末端铰接,由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滑道绕固定滑道摆动实现末端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机构采用电动葫芦实现升降滑道末端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强、能耗低、工作效率高、日常维护简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蔗渣打包机组1采用三台打包机,第一打包机1-1、第二打包机1-2、第三打包机1-3;固定滑道组2采用三条固定滑道:第一固定滑道2-1、第二固定滑道2-2、第三固定滑道2-3,每个蔗渣打包机分别连接对应的固定滑道,第一固定滑道2-1、第二固定滑道2-2、第三固定滑道2-3的末端相互紧靠,升降滑道组3采用三条升降滑道:第一升降滑道3-1、第二升降滑道3-2、第三升降滑道3-3,所述升降滑道组3的各升降滑道为并排设置,升降滑道组3中的各升降道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滑道末端铰接,所有升降滑道末端与电动葫芦4,电动葫芦4及附属支架构成升降机构。
当打包机开始工作时,蔗渣从蔗渣打包机上的漏斗进入固定滑道上,利用打包机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将固定滑道上的蔗渣推入升降滑道,电动葫芦调整升降滑道的高低方向,将蔗渣直接送至装包车车厢内;只要1人控制机器,配两人在装包车上整理蔗渣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中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中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51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管道缺陷内检测器的盲插上电结构
- 下一篇:一种闸门式内孤立波造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