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壳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4054.0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7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龙;吴立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电工产品展览会和电器市场上、低压断路器随处可见,特别是塑壳式断路器倍受青睐。现有的塑壳断路器包括塑料壳体、动触头、静触头、操作机构、电磁脱扣机构、灭弧室、引弧板,当塑壳断路器分合闸时,断路器的动、静触头之间会产生大量的电弧,然而现有的塑壳断路器的引弧、灭弧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动触头与灭弧室之间的距离较长,引弧的路程比较长,导致电弧引向灭弧室困难,从而导致塑壳断路器的分断能力较差,且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也容易被电弧烧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断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塑壳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上盖、动触头、静触头、脱扣机构、操作机构、电磁脱扣器、灭弧室、引弧板,所述的上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电磁脱扣机构包括线圈和磁轭,所述的引弧板的一端连接在静触头上,另一端连接在灭弧室上,所述的磁轭的下端设置有引弧脚,该引弧脚包括固定部、引弧部和连接部,所述的引弧脚的固定部固定在磁轭底部上,其连接部向下弯折且连接在灭弧室上,且引弧脚的引弧部向所述的动触头延伸。
特别地,所述的紧固件为铆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靠近动触头处增加设置一个引弧脚,当塑壳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在分断产生电弧时,该引弧脚电弧引入灭弧室中,从而增强了该塑壳断路器的灭弧效果,也避免了动触头被电弧烧坏,提高了该塑壳断路器的可靠性,也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引弧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10、上盖11、动触头26、静触头27、脱扣机构21、操作机构20、电磁脱扣器、灭弧室24、引弧板28,所述的上盖1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基座10上,所述的紧固件为铆钉30,所述的电磁脱扣机构包括线圈22和磁轭23,所述的引弧板28的一端连接在静触27上,另一端连接在灭弧室24上,所述的磁轭23的下端设置有引弧脚25,如图2所示,该引弧脚25包括固定部250、引弧部252和连接部251,所述的引弧脚25的固定部250固定在磁轭23底部上,其连接部251向下弯折且连接在灭弧室24上,且引弧脚25的引弧部252向所述的动触头26延伸。该塑壳断路器在靠近动触头处增加设置一个引弧脚,当塑壳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在分断产生电弧时,该引弧脚电弧引入灭弧室中,从而增强了该塑壳断路器的灭弧效果,也避免了动触头被电弧烧坏,提高了该塑壳断路器的可靠性,也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4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