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养殖水体颗粒悬浮物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2066.X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坚;朱长波;颉晓勇;陈素文;文国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养殖 水体 颗粒 悬浮物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采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体颗粒悬浮物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颗粒悬浮物是水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可以反映一个系统中水质潜在的变化趋势,其主要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腐质(有机碎屑)等。颗粒悬浮物经一段时间的悬浮之后,其中一部分被滤食性动物摄食,一部分被微生物分解成为无机质,还有大部分连同一些活的有机体共同沉降到底部形成矿化物。研究水域生态系统中颗粒悬浮物结构及其沉积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对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早在70年代,国外便已对湖泊及海洋中的颗粒悬浮物开展研究,我国近十年来也在相关方面陆续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包括海湾、虾池、盐碱池塘、淡水鱼池、海参池塘等环境。
现有传统的颗粒悬浮物采样装置中,一般是在采样管顶端边缘开有3个等距孔,穿绳并在采样管上方中心点打结以连接上方绳体进行悬挂,而采样管的底端采用绳体系挂有石块等重物增加下坠力以使采样管保持垂直。但是传统的颗粒悬浮物采样装置在安放和回收处理时,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由于采样管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绳体,采样结束后将采样管收拢整齐以便搬运时,绳体之间容易缠结,整理费时费力;若将采样管、绳体分开置放,实际操作中的绳体打结和解开较为繁琐。同时由于在采样管顶端边缘的等距孔上连接有绳体,对水流方向有一定影响,悬浮物也容易附着其上,而非落入采样管。此外,经过低温静置后,采样管上部的澄清水样可以采用虹吸法吸出,而底部的悬浊水样则需要直接倒出来,这样采用管顶端边缘的等距孔易造成水样的洒落,连接的绳体也容易吸附水样,造成水样损失,影响后续实验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且可有效减少取样过程中水样损失的便携式养殖水体颗粒悬浮物采样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养殖水体颗粒悬浮物采样装置,包括采样容器、悬挂绳体及扎带,在所述悬挂绳体末端设置有配重物以使悬挂绳体保持垂直绷紧状,所述采样容器通过一扎带可拆卸式连接在悬挂绳体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采样容器包括上端开口的筒状采样管和套装在所述筒状采样管上的若干胶圈,所述悬挂绳体上绑扎有与各胶圈相对应的绳扣,所述扎带分别穿过各绳扣后绕在胶圈外侧将筒状采样管捆扎于悬挂绳体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扎带为可松式尼龙扎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筒状采样管的下方管壁上开有出水小孔,在所述筒状采样管上套装有遮蔽出水小孔的遮蔽胶圈。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封口组件,所述封口组件包括套在筒状采样管上端的封口袋和扎紧所述封口袋的封口胶圈。
有益效果:此采样装置通过扎带可快速实现采样容器与悬挂绳体的结合与分离,减少以往采样管悬挂和回收时的工作量,同时采样容器在回收搬运过程中,没有附带任何绳体,相对传统采样装置,整理搬运快捷方便,同时摒弃传统采样装置在采样管顶端开孔拉绳的方式,由于没有在采样管顶端开孔,回收时倾倒水样损失大为减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悬挂采样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筒状采样管回收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养殖水体颗粒悬浮物采样装置,包括采样容器10、悬挂绳体20及扎带30,在悬挂绳体20末端设置有配重物21以使悬挂绳体20保持垂直绷紧状,采样容器10通过一扎带30可拆卸式连接在悬挂绳体20上。
在本实施例中,采样容器10包括上端开口的筒状采样管11和套装在筒状采样管11外的两个胶圈12,筒状采样管11采用PVC材质的排水管,其末端磨平,在选择与该PVC排水管型号相应的盖子扣在PVC排水管末端,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添加密封胶水以进行良好密封,筒状采样管11整体的高度与内径之比为7:1。筒状采样管11外圆周上的两个胶圈12分别距筒状采样管11顶端和底端2~3cm,两个胶圈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宜与筒状采样管11高度相差过大,以避免筒状采样管重心移位,造成筒状采样管倾斜,影响采样过程。两个胶圈12的大小应与筒状采样管11直径相对应,以保证胶圈12能紧固于筒状采样管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2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