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0058.1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鲍孝省;周伟明;赵玲娟;任伟;周恒炜;楼锦标;郭春发;张松松;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宇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隔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声屏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交通干线的发展,噪音的污染以及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被列为当今世界的四大环境污染之一,自从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已将噪音污染的防治纳入政府工作中,并采用相应的防治对策以及控制措施,使得噪音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诸多噪声控制措施中,声屏障是控制噪音工程中的一种主要的措施。但是现在普通的声屏障,结构简单,隔音吸音的效果有限,同时屏障为密闭不透光结构,使得行驶车辆的视线有局限性。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704638U,授权公告日2011年1月12日,公开了一种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屏障包括内部的钢丝网架夹芯板层和包覆在钢丝网架夹芯板层外部的混凝土层,不足之处是,声屏障结构简单,隔音吸音的效果有限,同时屏障为密闭不透光结构,使得行驶车辆的视线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声屏障,结构简单,透光效果良好,对道路噪声的产生和传递特征有针对性地控制,行使车辆的驾驶员以及乘客有良好的视野,安装方便,造价低,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声屏障,包括上部的上吸音体,所述上吸音体包括下部的竖直部以及上部的弧形板,所述竖直部连接有隔音体,所述隔音体下部连接有下吸音体,所述隔音体为透明材料,所述下吸音体通过安装底座与路面连接。其中,本实用新型对道路噪声的产生和传递特征有针对性地控制。如汽车与道路摩擦声或机车与轨道摩擦声在道路下部,声音有通过屏体上部绕射的特征,本实用新型声屏障上部和下部采用吸声,中间隔声的结构,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绕射,声屏障的中间使用透明的反射型隔声板,能有效地中断声波的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司机和居民提供一个开阔的视野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下吸音体为条形孔板。
作为优选,所述上吸音体为吸声铝板。
作为优选,所述隔音板为PC板。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透光效果良好,对道路噪声的产生和传递特征有针对性地控制,行使车辆的驾驶员以及乘客有良好的视野,安装方便,造价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截面图;
图中:上吸音体1、弧形板11、竖直部12、隔音体2、下吸音体3、安装底座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声屏障,包括上部的上吸音体1,所述上吸音体1包括下部的竖直部12以及上部的弧形板11,所述竖直部12连接有隔音体2,所述隔音体2下部连接有下吸音体3,所述隔音体2为透明材料,所述下吸音体3通过安装底座4与路面连接。其中,本实用新型对道路噪声的产生和传递特征有针对性地控制。如汽车与道路摩擦声或机车与轨道摩擦声在道路下部,声音有通过屏体上部绕射的特征,本实用新型声屏障上部和下部采用吸声,中间隔声的结构,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绕射;声屏障的中间使用透明的反射型隔声板,能有效地中断声波的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司机和居民提供一个开阔的视野环境。所述下吸音体3为条形孔板。所述上吸音体1为吸声铝板。所述隔音板为PC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宇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兆宇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0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渠道斜坡用承载牵拉装置
- 下一篇:矩形抗风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