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8782.0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竹下修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13/24 | 分类号: | F16J13/24;H01G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阀,本实用新型的防爆阀,例如安装于电容器的封口板,或者安装于二次电池等的各种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于电容器或者各种电池等的压力容器的防爆阀,先前以来已知有图5所示的防爆阀61,所述防爆阀61为相对于压力容器51的孔部52从压力容器51的外侧(图中上侧)安装的类型的防爆阀。作为该防爆阀61的构成,设置有插入孔部52的筒状部62,在该筒状部62的一侧的端部(容器外侧的端部,图中上端部)设置有外侧凸缘部63,同时,在筒状部62的另一侧的端部(容器内侧的端部,图中下端部)设置有卡止突起64,另外,在筒状部62的内周侧设置有膜部65,所述膜部65,在压力容器51内的压力(内压)超过规定值时开阀(破裂)而释放压力。(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防爆阀61中,为了使防爆阀61在膜部65由于内压的上升而发生破裂前不从压力容器51的孔部52脱落而脱离,相对于孔部52的内径尺寸d1,有必要将卡止突起64的外径尺寸d3(卡止突起64的高度尺寸=(d3-d1)/2)设定得足够大。
但是,在现有的该种防爆阀61中,由于形成与卡止突起64的外径尺寸d3相比,外侧凸缘部63的外径尺寸d4更大的形状,因此有以下的不良情况。
即,如图6(A)所示,在通过一分为二构造(二つ割構造)的成形模成形所述防爆阀61的情况下,作为成形模,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脱模时的强行拔出的部分,使用成形模71进行成形,所述成形模71为将一分为二构造中的分模部分72配置于防爆阀61中的外侧凸缘部63的位置。
因此,在该成形模71中,如图6(B)所示,由于防爆阀61中的卡止突起64为脱模时的强行拔出的部分,因此当配合所述需要将卡止突起64的外径尺寸d3较大地设定时,存在脱模时卡止突起64产生破损的情况(阀的成形不良的问题)。
因此,以往不能将卡止突起64的外径尺寸d3设定得足够大,由此存在防爆阀61从压力机器51的孔部52脱落的情况(阀的脱离的问题)。
此外,考虑到通过使用一分为三构造(3つ割構造)的成形模(未图示)而不是一分为二构造的成形模以谋求抑制成形的不良情况和确保卡止突起的外径尺寸,但是,由于这种情况下极端地增加了模成本,因此并不能成为有效的对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0-05056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阀,即使为通过一分为二构造的成形模成形的防爆阀,也能够同时抑制和消除上述阀的成形不良的问题以及阀的脱离的问题。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记载的防爆阀,其为相对于压力容器的孔部从所述压力容器的外侧安装,同时,当所述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开阀而释放所述压力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一体地具有:筒状部,插入所述孔部;外侧凸缘部,设置于所述筒状部的一侧的端部或者其附近,同时卡合于所述孔部中的容器外侧的开口周缘部;卡止突起,设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另一侧的端部或者其附近,同时卡合于所述孔部中的容器内侧的开口周缘部;膜部,设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同时在开阀时由于所述压力而发生破裂,进一步,具有使所述外侧凸缘部的外径尺寸比所述卡止突起的外径尺寸小的形状。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记载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面记载的防爆阀中,所述外侧凸缘部的外径尺寸设定为比所述孔部的内径尺寸以及所述筒状部的外径尺寸大,所述卡止突起的外径尺寸设定为比所述孔部的内径尺寸以及所述筒状部的外径尺寸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记载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记载的防爆阀中,在所述筒状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端面,一体地设置有防止粘接用的突起。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记载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防爆阀中,在所述卡止突起的轴向另一侧,设置有呈尖细状的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最小内径尺寸设定为比所述孔部的内径尺寸以及所述筒状部的外径尺寸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株式会社,未经NO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8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