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鼓纸结构及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5645.1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6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02 | 分类号: | H04R7/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鼓纸结构以及喇叭。
背景技术
鼓纸是喇叭中的主要发声部件,喇叭的音质好坏与鼓纸有很大关系。常见的鼓纸大多为复合鼓纸,包括胴体、边以及必要的辅助元件,胴体与边为不同材料,复合粘合成一个完整的鼓纸。在发明人自己提出的一种传统鼓纸结构中,其包括振动元件,以及振动元件周围的悬边,其中振动元件上包覆有与悬边材料相同的外层,但是这种结构,在其工作时,因为振动元件与上面的外层的振动不同步,从而会产生杂音。也就是说,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结构,以用来使鼓纸结构能提供更纯净的音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纸结构及喇叭,所述鼓纸结构防止杂音的产生,从而得到更纯净的音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纸结构及喇叭,所述鼓纸结构包括振动元件、悬边以及振动元件上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悬边一体地形成并且其上设置有多个开孔,从而能有效防止所述连接体与振动元件谐振时产生的偏移而导致杂音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纸结构及喇叭,所述开孔呈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从而均匀地缓冲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振动元件之间的错位可能产生的应力,从而使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振动元件和谐共振,而使喇叭不会产生杂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纸结构及喇叭,所述鼓纸结构由注塑工艺一体地形成,从而制备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纸结构及喇叭,所述鼓纸结构在应用于喇叭时,能够使所述喇叭产生的更好的纯净音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纸结构及喇叭,因为连接体不需要全部包覆在所述振动元件上,从而减小了重量又节省了材料。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鼓纸结构,其包括:
一振动元件,
一弹性悬边,所述弹性悬边设置在所述振动元件周围,以及
一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设置于所述振动元件一侧的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弹性悬边连接,并且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开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弹性悬边与所述连接体由同样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开孔相对于所述振动元件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开孔的数目是奇数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开孔的数目是偶数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开孔的数目是1、2、3、4、5、6、7、8、9、10、11、12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多个开孔中,预定数目的所述开孔互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开孔是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花瓣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振动元件的材料选自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中的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弹性悬边由橡胶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连接体包括一中心附着体,以及多个从所述中心附着体呈辐射状延伸的辐射附着体,相邻的所述辐射附着体之间形成空隙从而对应地形成所述开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鼓纸结构,其包括:
一振动元件,
一弹性悬边,所述弹性悬边设置在所述振动元件周围,以及
一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设置于所述振动元件一侧的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弹性悬边连接,并且所述连接体包括两个或多个附着体,以附着于所述振动元件的所 述一侧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而使剩下的另外一部分表面没有由所述连接体包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两个或多个附着体包括一中心附着体,以及多个从所述中心附着体呈辐射状延伸的辐射附着体,相邻的所述辐射附着体之间形成空隙从而对应地形成开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弹性悬边与所述连接体由同样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所述鼓纸结构应用于制作一被动振动板,所述被动振动板与至少一主振动喇叭共用一振动腔,所述主振动喇叭用于连接到音源设备。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鼓纸结构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振动元件放入一成型模具中,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灯泡
- 下一篇:自适应以太网加固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