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中央空调的风机盘管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5469.1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逸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中央空调 风机 温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应用于中央空调的风机盘管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温控系统适用于工业、商业、家庭居室中的温度控制,通过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相比较,对空调系统末端的风机盘管及电动阀或电动风阀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提高环境舒适性、节省能源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存在很多类型的风机盘管温控设备,其基本都是以可靠地实现温度控制为唯一目的,如:使用较为普遍的机械温控器,而基于现有的温控系统没有充分考虑节能以及没有很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这一现状,如今市场上现存的很多温控设备依然存在高功耗的问题。而且在人机交互方面依然以古老的显示界面和机械式按键为主,设计较为落后,因此,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中央空调的风机盘管温控系统,本系统采用微处理器M1作为风机盘管控制模块的核心部件,该器件采用双串口通信接口的设计,在满足风机盘管实现控制空气温度目的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液晶显示模块和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风机盘管的控制,以达到良好的人机交互,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应用于中央空调的风机盘管温控系统,克服了现有风机盘管温控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如下结构:包括连接有液晶显示模块且与计算机相连的风机盘管控制模块,该风机盘管控制模块由微处理器M1以及分别与微处理器M1相连的温度传感器、继电器组成,继电器为控制风机盘管运行的控制组件,微处理器M1则为设有串口通信接口U1和串口通信接口U2的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通过串口通信接口U1连接在微处理器M1上,计算机则通过串口通信接口U2连接在微处理器M1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微处理器M1可将温度传感器采集所得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通过继电器实现风机盘管的控制,采用双串口通信接口的设计,还可实现液晶显示模块和计算机对风机盘管温度等参数的显示和控制,串口通信接口的连接可采用有线方式进行,可靠性强。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为供风机盘管控制参数现场显示的操作控制面板,包括微处理器M2以及分别与微处理器M2相连的输入按键和液晶显示器,在微处理器M2上还设有串口通信接口U3,微处理器M2则通过串口通信接口U3与串口通信接口U1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液晶显示器可采用大小为68 mm×72 mm的段式HTN/NEGTIVE LCD液晶显示屏,用芯片HT1621B进行驱动;输入按键则采用触摸按键的方式,将显示与按键一体化;串口通信接口U3、串口通信接口U1的目的在于:实现微处理器M2与微处理器M1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命令的传输,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微处理器M1和微处理器M2上均设有测试接口,包括与微处理器M1相连的测试接口J1以及与微处理器M2相连的测试接口J2,主要实现程序的下载和在线调试。
所述的微处理器M2为MSP430G2553,该芯片经测试具有极高稳定性。
为更好的实现上述结构,所述的串口通信接口U1、串口通信接口U2、串口通信接口U3均为MAX485;所述的微处理器M1为MSP430F149,该芯片是一种超低功耗控制器,可编程简单、支持在线调试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处理器M1作为风机盘管控制模块的核心部件,通过双串口通信接口的设计,在满足风机盘管实现控制空气温度目的的同时,还还可实现液晶显示模块和计算机对风机盘管温度等参数的显示和控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领域,极具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在液晶显示模块与风机盘管控制模块上均设有测试接口,可实现程序的下载和在线调试,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所述的微处理器M1(MSP430F149)、微处理器M2(MSP430G2553)均为超低功耗控制器件,可编程简单、支持在线调试等优点,且经测试,均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逸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飞逸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