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5378.8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怿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怿欣 |
主分类号: | A01M23/00 | 分类号: | A01M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型养殖场通常对于饲养的土鸡、山鸡、鸽子、鹌鹑等禽类采用撒网式捕捉方式或者是追赶式捕捉方式,但是由于土鸡、山鸡、鸽子、鹌鹑等敏感性强、飞跑速度快,经常存在捕捉困难,耗费大量时间与劳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结构简单、捕捉效果好、效率高的捕捉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支架框上套接套绳,套绳的一端固定在支架框一侧的固定桩上,另一端打成活结,所形成的活结套沿着支架框的框边设置,支架框框底中部水平设置传动杆,传动杆与支架框框底垂直,传动杆的末端外围设置有障碍网;
上述支架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0°~80°。
上述套绳是尼龙绳或者塑料绳或者线绳。
上述支架框是矩形支架框或者底边水平的梯形或拱形框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捕捉器通过在支架框上套接套绳,在支架框的框底中部连接有与之垂直的传动杆,在传动杆的末端固定诱饵,同时在传动杆末端外围设置障碍网,防止目标物从侧面或者后面啄取诱饵,捕捉目标物的脖子伸入支架框啄取诱饵时会带动传动杆,同时传动杆带动与之连接的支架框晃动,从而使套的活结圈顺利套设在捕捉目标物的脖子上,当其抖动时会牵扯套绳使活结束紧,从而顺利将捕捉目标物活捉,本实用新型的捕捉效果好、效率高,可重复使用,节省人力与时间,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廉,环保节材,取材广泛,特别适用于农家乐场所,对促进农家乐经济的持续发展、陶冶游客自猎自娱的情趣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情形。
实施例1
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的捕捉器是由支架框1、套绳2、传动杆3以及固定桩4、障碍网5连接构成。
本实施例的支架框1为矩形支架框1,采用玉米杆内芯制成,矩形支架框1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形成75°的夹角,在矩形支架框1上套搭有一个活结的尼龙套绳2、侧边安装一个固定桩4,使用时固定桩4固定在地面上,本实施例采用长铁钉作为固定桩4,套绳2的一端缠绕在固定桩4上固定,另一端打成活结,所形成的活结套套在支架框1上,即沿着支架框1的框边设置。在支架框1的框底中心位置通过粘结胶固定有一个矩形的细长传动杆3,传动杆3水平安装且与支架框1的底边垂直,使用时将诱饵固定在传动杆3的末端上,为了避免土鸡从侧面或者后面去啄取诱饵,在传动杆3末端的外围设置一个尼龙绳编织的障碍网5,障碍网5的边缘与支架框1连接。
使用时,将矩形支架框1的大小制作成比捕捉目的物的头部大2.5倍,先将套绳2的一端固定在地面的固定桩4上,另一端打成活结,所形成的活结套套在支架框1上,将诱饵用粘结胶粘结在传动杆3末端,当土鸡将头伸入支架框1啄取诱饵时带动传动杆3,传动杆3带动矩形支架框1晃动,套绳2的活结套会滑下来落在土鸡脖子上,当土鸡抖动挣扎时会牵动活结将活结套越束越紧,从而将土鸡活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支架框1是底边水平的梯形框架,支架框1与水平面形成70°的夹角。
其他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支架框1是底边水平的拱形框架,支架框1与水平面形 成80°的夹角。
其他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上述实施例1~3中,支架框1是采用高粱杆或麻杆内芯制成,套绳2是柔性钢丝绳或者塑料绳或者线绳,障碍网5是用农作物秸秆如高粱杆或麻杆的外皮围成的栅栏,其他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与相应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5
上述实施例1~3中,支架框1是采用轻质铝杆制成,传动杆3与支架框1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障碍网5是用细钢丝编织的筛网,筛网的边沿固定在支架框1上。其他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与相应实施例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大小可根据捕捉对象的头部大小来确定,各部件所用材质可根据捕捉对象以及使用场所进行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怿欣,未经李怿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过滤沉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井道封口平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