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镍钴锰酸锂圆柱型高倍率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4826.2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4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全健;苑泽保;张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比得力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26;H01M10/0525;H01M10/05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8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钴锰酸锂 圆柱 倍率 电池 | ||
1.一种镍钴锰酸锂圆柱型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圆柱型高倍率电池包括镀镍钢壳(1),和设在镀镍钢壳(1)内部的锂离子电芯(2),锂离子电芯(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绝缘片(3)和下绝缘片(4),镀镍钢壳(1)上部的机械封口上设有盖帽(5);所述锂离子电芯(2)包括依次叠置并卷绕的正极片(6)、第一隔膜(7),负极片(8)和第二隔膜(9),所述正极片(6)包括铝箔,所述的铝箔的内圈表面和外圈表面上分别设有正极活性物质层(13),所述内圈和外圈正极活性物质层(13)尾端分别与铝箔内圈和外圈尾端的距离为45mm~75mm,铝箔内圈正极活性物质层(13)的中间位置上设有正极引出端,正极引出端上部设有正极耳(10),所述负极片(8)包括铜箔,所述的铜箔的内圈和外圈的表面上分别设有负极活性物质层(14),内圈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4)与铜箔内圈首端的距离为15mm~40mm,其与铜箔内圈尾端的距离为50mm~80mm,外圈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4)与铜箔外圈首端的距离为15mm~40mm,其与铜箔外圈尾端的距离为100mm~130mm,铜箔内圈首端设有负极第一引出端,负极第一引出端上部设有第一负极耳(12),铜箔内圈尾端靠近负极活性物质层(14)的位置上设有负极第二引出端,负极第二引出端上部设有第二负极耳(11),所述正极耳(10)穿过上绝缘片(3)与盖帽(5)相连,所述第一负极耳(12)和第二负极耳(11)分别穿过下绝缘片(4)与镀镍钢壳(1)的底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酸锂圆柱型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10)的材质为铝,第一负极耳(12)和第二负极耳(11)的材质为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酸锂圆柱型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所 述正极片(6)的首端,正极片(6)的正极引出端和正极片(6)尾端靠近正极活性物质层(13)的位置,其内圈和外圈表面上分别设有高温胶带(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酸锂圆柱型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负极第二引出端的内外圈位置上分别设有高温胶带(1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镍钴锰酸锂圆柱型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胶带(15)的宽度为10mm~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酸锂圆柱型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10)为长为26mm~72mm,宽为4mm~6mm,厚为0.10mm~0.15mm的铝极耳,所述第一负极耳(12)和第二负极耳(11)为长为26mm~70mm,宽为3mm~4mm,厚为0.06mm~0.10mm的铜极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比得力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比得力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48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像素电极及阵列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