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路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3990.1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冯爱军;曾向荣;王燕凯;万学红;李萍;王冲;王风云;邱丽丽;马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易科路通铁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张璐;方晓明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路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很多大中城市的普通公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高通行效率的有轨交通(例如,地铁、城铁)被部署得越来越广泛,有效地缓解了普通公路交通压力。
现有的轨道交通的轨道路基结构,垂直于沿线路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常包括:路基基层100、找平层101、支撑层102、道床103、轨枕板104和钢轨105。现有的轨道路基结构的施工过程,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包括:
S201:根据轨道路基结构相关的设计尺寸,开挖基坑,修筑路基基层100。
具体的,根据轨道路基结构的设计几何尺寸和钢轨105的设计高度,开挖基坑;平整基底(即坑底);在基底上修筑路基基层100。
路基基层100用于分散从钢轨105传递到本层的轮轨冲击力,并将结构重力和轮轨冲击力向下传递给基底。
S202:在路基基层100上现场浇筑找平层101。
具体的,在路基基层100上现场浇筑一层素混凝土作为找平层101。
找平层101用于为轨道路基结构沿线路方向和垂直于沿线路方向的找平,并分散从钢轨105传递到本层的轮轨冲击力,并将结构重力和轮轨冲击力向下传递给路基基层100。
S203:在找平层101上现场浇筑支撑层102。
具体的,在找平层101凝固达到设定强度时,在找平层101上现场浇筑一层钢筋混凝土作为支撑层102。
支撑层102用于分散从钢轨105传递到本层的轮轨冲击力,并将结构重力和轮轨冲击力向下传递给找平层101;由于支撑层102预留了露出上表面设定长度的钢筋,该钢筋用于连接支撑层102与道床103,从而支撑层102能够限定道床103在平行和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的位置。
S204:将多块轨枕板104与钢轨105连接组成轨排。
具体的,将两股钢轨105平行放置于作业台上,钢轨105之间的距离为设定的轨距,钢轨105的两端分别对齐;
若轨枕板104为短轨枕板,则将多块短轨枕板沿钢轨105的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相邻短轨枕板之间的距离为设定的距离;将每个短轨枕板通过扣件固定钢轨105;多块沿钢轨方向依次排列的短轨枕板和固定在短轨枕板上的两股钢轨105组成轨排。
若轨枕板104为长轨枕板,则将每块长轨枕板垂直于钢轨105放置;并将每块长轨枕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扣件固定一股钢轨105;多块沿钢轨方向依次排列的长轨枕板和固定在长轨枕板上的两股钢轨105组成轨排。
其中,长轨枕板中垂直于线路方向的侧边预留了一排预留孔,每个预留孔平行于线路方向,用于容纳钢筋;短轨枕板底部外露设定长度的钢筋。
其中,轨枕板104为预应力板;单块轨枕板104在沿线路方向上的长度为几十厘米,一般在20至60厘米之间。
S205:在支撑层102上方架设轨排,并调整轨排的位置。
具体的,在支撑层102凝固达到设定强度后,在支撑层102之上悬空架设轨排。例如,通过上承式支撑架将轨排架设在支撑层102上方;或者,通过下承式支撑架将轨排悬空架设在支撑层102的上方。其中,轨排与支撑层102之间留有间隙。
之后,调整轨排的位置,使得轨排中的钢轨105的位置符合相应的规格,即使得钢轨105平顺。例如,调整轨排的位置,使得轨排中的钢轨105的水平、轨向、和轨面的高低距等符合相应的规格。
S206:在支撑层102上现场浇筑道床103。
具体的,在轨排的位置调整完毕后,根据轨排在支撑层102之上水平投影的位置,确定出待浇筑的道床103的位置;根据确定出的道床103的位置,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作为道床103。
下面以使用下承式支撑架架设轨排为例,介绍现场浇筑道床103的过程:在道床平行于线路方向的侧边分别设置对应的模板,其中,道床对应的模板平行于线路方向且垂直于水平面,高度高于轨排;在道床对应的模板的范围内架设钢筋,包括将钢筋穿入长轨枕板的预留孔中;在道床对应的模板的范围内浇筑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上表面高于长轨枕板的预留孔顶部、或高于短轨枕板的下表面;待混凝土凝固后,撤出下承式支撑架。其中,下承式支撑架将排轨悬挂在支撑层102的上方,浇筑道床103时,混凝土与支撑架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易科路通铁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易科路通铁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弯曲半径式简易弯管机
- 下一篇:一种玉米蛋白粉配料系统和配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