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光输液外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3414.7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袁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光 输液 外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材,尤其涉及一种避光输液外套。
背景技术
在静脉输液中,有很多药物(如注射用甲钴胺)见光易分解,给药时,应注意避光,而医院中用的输液器和输液瓶多为透明非避光材料制得的,不能有效地遮光,因此医院中对需要避光的药物进行静脉滴注时,一般是用避光输液外套套在输液器和输液瓶外,进而起着遮光效果。
现有技术中,该避光输液外套如图1所示,该外套1a的上端焊合密封,即在外套1a的上端形成一道横向的预密封带2a,在该预密封带2a的内侧靠近两边向内延伸焊合并形成焊合区4a,该外套1a的横向、且位于预密封带2a的内侧设置用于撕开或剪开该上端的指示线3a。将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从该外套的下端装入该外套内后,将该外套的下端通过焊接密封,即在外套1a的下端形成一道横向的焊合密封区5a,该外套1a的横向、且位于焊合密封区5a的内侧设置用于撕开或剪开下端的指示线6a。使用时,沿着指示线3a撕开或剪开上端,在两个焊合区4a之间形成一敞口,使输液软袋和输液软瓶的吊环从敞口部位露出,进而将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挂在输液架上;然后,沿着指示线6a撕开或剪开下端,将输液管与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下端的输液端连接。
上述结构的避光输液外套由于需要在装载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后进行焊合密封,故只能在工厂进行;而使用时,在沿着指示线6a撕开或剪开下端后,在医院里无法再将外套的下端密封,具有漏光的风险,不仅如此,还无法再对放入外套内的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进行密封避光,故该外套为一次性产品,对避光材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仅可面向厂家使用,还能面向医院使用的避光输液外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避光输液外套,该外套的一端焊合并形成一条横向的预密封带,在该预密封带的内侧靠近两边向内延伸焊合并形成焊合区,该外套的另一端可重复自封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该外套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自封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该外套的另一端的一面设置压槽,另一端的另一面设置压条,该外套的另一端通过压条压入压槽内的方式自封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该预密封带内侧两边的焊合区形成一向内张开的八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方案,该外套八字形区域对应的横向设置用于撕开或剪开该端的指示带,该外套的指示带对应的两个面上设有与该外套的横向平行的多条压痕和/或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该外套由透明的避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套的另一端可重复自封贴合,即可通过该可重复自封贴合的端口再次装入输液软瓶或输液软袋,然后再将该端密封,使该外套在医院里可重复使用,因此,该避光输液外套不仅可面向厂家使用,还能面向医院使用。自封贴合的端口还能根据输液端口的需要,自由的调解开口大小,尽可能的减少漏光风险,有利于提高避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避光输液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避光输液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a—外套; 2a—预密封带; 3a—指示线; 4a—焊合区; 5a—焊合密封区; 6a—指示线; 1—外套; 2—预密封带; 3—指示带; 4—焊合区; 5—魔术贴; 6—压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2所示,避光输液外套,该外套1的上端焊合并形成一条横向的预密封带2,在该预密封带2的内侧靠近两边向内延伸焊合并形成焊合区4,该外套1的另一端可重复自封贴合。
针对外套1的下端可重复自封贴合的实现方式,既可使外套1的下端通过魔术贴5自封贴合;也可在外套1的下端的一面设置压槽,下端的另一面设置压条,外套1的下端通过压条压入压槽内的方式自封贴合。当然,还可采用其他的实现方式,需密封时将下端一面与另一面贴合,扯开时将下端的一面与相对的另一面脱离,即可实现外套1的下端可重复自封贴合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