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入式内痔切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3012.7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平;赵加应;蔡元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曹翠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入 内痔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吸入式内痔切割器。
背景技术
内痔是位于肛门齿线以上无肛管皮肤所覆盖,由粘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内痔治疗有多种方法,手术切除需要在手术室进行骶管麻醉,该方法麻烦、创伤大、术后出血、患者痛苦大、费用高;注射法是用注射器把硬化剂注入痔核促使其萎缩,虽简单但复发率高、效果差;套扎法是治疗内痔的常用方法,临床上内痔套扎通常是借助简易器械予以胶圈套扎完成的。目前套扎器有多种,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0620030666.2,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公开了一种内痔套扎器;中国专利申请CN200420043337.2,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公开了一种负压套扎治疗内痔用套扎器;中国专利申请CN200820027131.9,公开日2009年7月1日,公开了一种痔疮套扎器。套扎法效果虽被肯定,但有时套扎胶圈断裂脱落,影响疗效,且套扎内痔致其缺血、坏死、脱落具有延时性,术后可能发生大出血,易引起医疗纠纷。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20661890.8,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公开了一种支架式内痔核摘除器,包括手柄和刀柄,手柄底端设有托架,手柄上还设有固定环,刀柄位于固定环内部,刀柄下端设有刀片,该内痔核摘除器能固定病变位置,防止被摘除部位打滑、移动,使用方便。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吸入式内痔切割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吸入式内痔切割器,它能有效切除内痔,确保术后疗效,避免术后发生大出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入式内痔切割器,包括枪体,所述吸入式内痔切割器还设有负压击发装置、闭合固定装置和切割击发装置,所述的负压击发装置包括负压击发手柄和负压吸引管,负压吸引管内部设有活塞,所述负压击发手柄通过内齿轮控制活塞的移动而产生负压;所述的闭合固定装置包括闭合螺母、闭合传动轴、抵钉座和钉仓,所述的抵钉座和钉仓位于枪体的枪头处;所述的切割击发装置包括切割击发手柄、切割传动轴和切割刀片,所述的切割击发手柄通过内齿轮控制切割传动轴,切割刀片位于枪体的枪头处。
所述的负压击发装置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负压吸引管外表面和内齿轮上。
所述的负压击发手柄、闭合螺母和切割击发手柄的手控制部分位于枪体的外面。
所述的负压击发手柄和切割击发手柄位于枪体内部的部分为扇形齿轮。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吸入式内痔切割器的整体形状类似手枪,医务人员容易握持,操作方便、快速,减少患者痛苦;
2、该工具通过负压击发装置产生负压将内痔吸入负压吸引管内,然后利用闭合固定装置固定内痔痔核根部,最后用切割击发装置完成内痔痔核切割过程;
3、本实用新型吸入式内痔切割器的结构合理,容易实现切割功能,确保术后疗效,避免术后大出血现象的发生,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入式内痔切割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吸入式内痔切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枪体 11.枪头
12.主手柄 2.负压击发装置
21.负压击发手柄 22.内齿轮一
23.内齿轮二 24.负压吸引管
25.活塞 26.复位弹簧
3.闭合固定装置 31.闭合螺母
32.闭合传动轴 33.抵钉座
34.钉仓 4.切割击发装置
41.切割击发手柄 42.内齿轮三
43.切割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吸入式内痔切割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吸入式内痔切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工具的整体形状类似手枪,包括枪体1、负压击发装置2、闭合固定装置3和切割击发装置4。枪体1设有枪头11和主手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0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