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向盘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2290.0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04 | 分类号: | B62D1/04;B60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盘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方向盘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方向盘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汽车多数都不具备方向盘温度控制的功能,对于使用者在夏季方向盘烫手的问题,目前汽车业内尚未引起关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夏季方向盘烫手问题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向盘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达到冷却方向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向盘冷却装置,其中,包括风道、送风管、回风管和气流流道,其中:
所述气流流道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内部,且沿着所述方向盘的圆周方向设置;
所述送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送风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流流道连通;
所述回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送风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流流道连通。
如上所述的方向盘冷却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风道上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送风管与所述第一接口套接固定,所述回风管与所述第二接口套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方向盘冷却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送风管与所述第一接口为过盈配合,所述回风管与所述第二接口为过盈配合。
如上所述的方向盘冷却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送风管与所述回风管的内径均为15mm。
如上所述的方向盘冷却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气流流道的内径为10mm。
如上所述的方向盘冷却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风道、送风管和回风管的材质均为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向盘冷却装置通过在方向盘上设置气流流道,通过送风管将风道内的冷风引入至气流流道,再通过回风管将发生热交换的气流引出至风道内,依靠空调系统冷气的持续供应,实现了对方向盘的冷却作用,提高了驾驶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向盘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向盘冷却装置,使方向盘在夏季使用时不烫手。该冷却装置包括风道10、送风管20、回风管30和气流流道40,其中,风道10利用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中的风道,其材质可以是PE。将空调系统中产生的冷风通过风道10传输至方向盘4内的气流流道40内,达到对方向盘4降温的目的。
气流流道40设置在方向盘4的内部,可通过铸造成型的方式设置气流流道40,使其沿着方向盘4的圆周方向设置。根据方向盘4的尺寸,可以设置气流流道40的内径为10mm,保证气流流道40设置在方向盘4内部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的实现气流通过的目的。
送风管20的第一端与风道10连通,第二端与气流流道40连通,送风管20的作用是将风道10内的冷风引入至气流流道40内。由于风道10内的冷风是来自空调系统的风源,因此气流自身具有一定静压,会使冷风从风道10通过送风管20进入到方向盘4内的气流流道40中。
回风管30的第一端与风道10连通,第二端与气流流道40连通,回风管30的作用是将气流流道40内已经经过热交换的气流引回至风道10中。送风管20和回风管30的安装位置应考虑风道10内冷风的流向,保证风道10内的冷风先流入至送风管20。这样,在送风管20与回风管30之间会产生压差,故冷风经气流流道40进行热交换后,会自然回流。
送风管20和回风管30与风道10的固定方式有多种,一种实施方式是:在风道10上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未示出),送风管20与第一接口套接固定,回风管30与第二接口套接固定。固定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但优选的是,设置送风管20与第一接口为过盈配合,回风管30与第二接口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的方式能够节省例如粘接剂等材料,同时也能够满足连接的强度要求。
优选的是,风道10、送风管20和回风管30的材质均为PE(聚乙烯),以保证风道10、送风管20和回风管30的强度和塑性。送风管20和回风管30可以选择内径为15mm的PE管。实验证明,使用内径为15mm的送风管和回风管,在常见的夏季温度下,方向盘的冷却效果最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向盘冷却装置通过在方向盘上设置气流流道,通过送风管将风道内的冷风引入至气流流道,再通过回风管将发生热交换的气流引出至风道内,依靠空调系统冷气的持续供应,实现了对方向盘的冷却作用,提高了驾驶舒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2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