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铜大拉机双头放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901.8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7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金颐有色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12 | 分类号: | B21C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李桂英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铜大拉机双头 放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线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铜大拉机双头放线架。
背景技术
高速铜大拉机是线缆行业和铜加工行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其性能参数直接影响拉丝工序的质量和效率。高速铜大拉机由五部分组成,包括放线装置、拉丝装置、退火装置、储线张力箱和收线装置。原有的双头大拉机不能在同一时间放出铜线圈进入大拉机,且更换线圈时需要停机操作,占地面积较大,操作也不方便,需要专职叉车工上料,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员工受伤。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一种操作方便并且有效快速的放线装置。现有技术手段还处于小范围、单功能状态,急需一种的新技术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铜大拉机双头放线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铜大拉机双头放线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过线轮组,所述过线轮组与所述固定架通过转轴三固定连接,所述过线轮组包括过线轮一和过线轮二;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导线轮一,所述导线轮一与固定架通过转轴一固定连接;所述导线轮一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导线轮二,所述导线轮二与固定架通过转轴二固定连接;所述导线轮一和导线轮二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线圈一和线圈二;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线盘一和线盘二,所述线盘一和线盘二分别通过转轴四和转轴五与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高速铜大拉机拉出的铜线一经过线盘一、过线轮一和导线轮一;铜线二经过线盘二、过线轮二和导线轮二。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制造方便,占地少,可同时放置两个线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线轮组的俯视图。
图中:
1、线圈一 2、铜线二 3、固定架
4、转轴一 5、导线轮一 6、过线轮组
7、转轴三 8、导线轮二 9、转轴二
10、铜线一 11、线圈二 12、转轴四
13、转轴五 14、线盘一 15、线盘二
16、支架 17、过线轮一 18、过线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铜大拉机双头放线架,包括支架16,所述支架16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与所述支架1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的中部设置有过线轮组6,所述过线轮组6与所述固定架3通过转轴三7固定连接,所述过线轮组6包括过线轮一17和过线轮二18;所述固定架3的一端设置有导线轮一5,所述导线轮一5与固定架3通过转轴一4固定连接;所述导线轮一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导线轮二8,所述导线轮二8与固定架3通过转轴二9固定连接;所述导线轮一5和导线轮二8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线圈一1和线圈二11;所述支架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线盘一14和线盘二15,所述线盘一14和线盘二15分别通过转轴四12和转轴五13与支架16固定连接。所述高速铜大拉机拉出的铜线一10经过线盘一14、过线轮一17和导线轮一5;铜线二2经过线盘二15、过线轮二18和导线轮二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图连接,高速铜大拉机的放线装置开始工作穿线时,工作过程:线圈二11上的铜线一10经过导线轮二8后通过过线轮二18正转后到达线盘二15;线圈一1上的铜线二2经过导线轮一5后通过过线轮一17反转后到达线盘一14。
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过线轮的正反转,可以是放线装置在同一时间允许两圈线进入的双头大拉机放线架,避免能源浪费,有效的节约了能源,环保绿色,节约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金颐有色线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金颐有色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录音快速回放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全息存储装置和参考光入射角度调整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