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性能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7463.X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时培成;方涛;聂高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乔松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四分之一 悬架 性能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性能测试工装,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性能试验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对车辆悬架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评价其性能优劣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获得性能参数,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判。由于现在的汽车,特别是轿车等轻型客车,多采用独立悬架形式。这种悬架,每个车轮的运动状况相互独立并近似相同。
目前,简单的悬架试验台在行业中已有使用,但测试项目单一,忽视了杆系的作用,仅仅考虑垂直的简化模型,无法反应悬架震动的真实情况。在更复杂悬架性能测试中,往往采用整车测试,其仅能评价悬架装车后的性能,不能方便地得到不同减震器与悬架杆系匹配产生的最佳效应。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为汽车悬架系统提供一种新型的试验台,以便准确、快捷的进行汽车悬架系统的匹配、整体性能测试,而无需使用整车的测试平台,可提高试验匹配效率,降低试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性能试验台,以便准确、快捷的进行汽车悬架系统的匹配、整体性能测试,提高试验匹配效率,降低试验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性能试验台,该试验台为两个支撑立柱通过地槽螺栓固定在地槽板上,上顶板连接两个支撑立柱构成试验台外框架;两个支撑立柱的内侧均安装有导轨并通过上横梁相连;上横梁下方的地槽板上设有激振台,该激振台托住轮胎,轮胎连接的悬架顶端固连到上横梁的中心位置。
所述上横梁上固定有模拟悬架簧上质量的质量块,即模拟簧上质量块。
所述悬架的下端依次通过转向节、刹车盘、下摆臂和下横梁连接到导轨;在所述下横梁上固定有模拟簧下质量块。
所述下横梁通过槽用球头销与下摆臂连接。
所述上横梁与其两端滑块设置为一体结构并通过导轨固定在试验台的两个支撑立柱上;所述下横梁与其一端滑块设置为一体结构并通过导轨固定在试验台的一个支撑立柱上。
所述激振台垂直固定在地槽板上。
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性能试验台,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可以满足汽车横臂式悬架系统,多连杆式悬架系统,麦弗逊式悬架系统的模拟工况实验;2、既可以分析单个减震器的性能,又可以分析悬架整体性能;3、更加贴近车辆振动的实际情况;4、整个试验台结构简单、稳定、机械摩擦小;5、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分开考虑,提高了实验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性能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性能试验台下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性能试验台上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性能试验台的导轨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上横梁;2、下横梁;3、激振台;4、下摆臂;5、悬架;6、上顶板;7、模拟簧上质量块;8、模拟簧下质量块;9、支撑立柱;10、地槽板;11、导轨;12、轮胎;13、转向节;14、刹车盘;15、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支撑立柱9通过地脚螺栓15安装在地槽板10上,激振台3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地槽板10上。两个支撑立柱9和上顶板6构成试验台的框架结构,用螺栓固定。垂直的直线导轨11通过螺母固定在试验台支撑立柱9的两边。模拟簧上质量块7通过螺孔用螺栓固定在上横梁1上,上横梁1与其两端滑块设计为一体,并直接与导轨11连接。
悬架5顶端通过铰链连接于上横梁1的中心位置,底端依次通过转向节13、刹车盘14、下摆臂4和下横梁2连接到导轨11上,下摆臂4用槽用球头销连接下横梁2;下横梁2与滑块设计为一体,直接与导轨11连接。模拟簧下质量块8通过螺孔用螺栓固定在下横梁2上。轮胎12放在激振台3上,激振台3的运动带动悬架5和上横梁1运动,悬架5的下摆臂4带动下横梁2和模拟簧下质量块8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7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