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灾避难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6634.7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2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盛消防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14 | 分类号: | E04H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潘宪曾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灾 避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设施,尤其是用于高楼,商厦,饭店的一种火灾避难房。
背景技术
火灾是涉及领域最广、危害人类最大的一种灾难,在火灾事故中,很多火灾人员伤亡惨重,其中主要原因是预防不到位,当着火时,烈火、毒烟向四周蔓延迅速,人员来不急逃生,就近又无法找到火灾避难场所,从而导致灾难性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消防设施无火灾现场避难所造成逃生人员伤亡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灾避难房,包括避难房主体,避难房的四面墙体均设置为内墙、外墙,内墙和外墙之间形成腔体,天花板以及地面内部也都设置为腔体,所有腔体内均填充有耐火隔热材料,火灾避难房的外墙面上也设置有耐火隔热材料,外墙顶部围绕外墙设置一圈内部相通的金属管道,金属管道和消防给水系统相连通,金属管道两端封闭且整个管道面上分布有多个向外墙上喷水的喷孔。
上述的金属管道有一连接消防给水系统的进水口。
上述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控制阀,进水控制阀的控制器设置在内墙上。
上述内墙上设置一防火隔离门。
上述内墙上设置一手机信号增强器。
上述内墙上设置一应急灯。
上述内墙上设置一紧急呼叫电话。
上述内墙上设置一消防箱。
上述的消防箱内设置有供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火灾避难房,包括避难房主体,避难房的四面墙体设置为内墙、外墙,内墙和外墙之间形成腔体,天花板以及地面内部也都设置为腔体,所有腔体内均填充有耐火隔热材料,火灾避难房的外墙面上也设置有耐火隔热材料,外墙顶部围绕外墙设置一圈内部相通的金属管道,金属管道和消防给水系统相连通,金属管道两端封闭且整个管道面上分布有多个向外墙上喷水的喷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灾避难房,为火灾中难以及时逃生的人员提供一种隔离于外界火灾现场的封闭空间,本实用新型采用耐火隔热材料隔离高温,并用水流降温,内部设有消防箱及供氧设备,可为逃生人员提供临时的火灾避难场所,以赢得消防救援时间。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火灾避难房示意图。
1、外墙;2、内墙;3、进水口;4、进水控制阀;5、防火隔离门;6、消防箱;7、紧急呼叫电话;8、应急灯;9、手机信号增强器;10、金属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的消防设施无火灾现场避难所造成逃生人员伤亡的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1所示的一种火灾避难房。
本实用新型包括避难房主体,避难房的四面墙体均设置为内墙2、外墙1,内墙2和外墙1之间形成腔体,天花板以及地面内部也都设置为腔体,所有腔体内均填充有耐火隔热材料,火灾避难房的外墙1面上也设置有耐火隔热材料,外墙1顶部围绕外墙设置一圈内部相通的金属管道10,金属管道10和消防给水系统相连通,金属管道10两端封闭且整个管道面上分布有多个向外墙1上喷水的喷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灾避难房,为火灾中难以及时逃生的人员提供一种隔离于外界火灾现场的封闭空间,本实用新型采用耐火隔热材料隔离高温,并用水流降温,可为逃生人员提供临时的火灾避难场所,以赢得消防救援时间。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述的金属管道10有一连接消防给水系统的进水口3,进水口3设置有进水控制阀4,进水控制阀4的控制器设置在内墙2上。内墙2上设置一防火隔离门5。内墙2上还设置有手机信号增强器9、应急灯8、紧急呼叫电话7。内墙2上还设置一消防箱6,消防箱6内设置有供氧设备。
进水口3和消防给水系统相连接保证了火灾中供水的可靠性。进水控制阀4的控制器用于对火灾避难房外墙1消防水喷洒的打开及关闭操作。手机信号增强器9,可使火灾避难人员在密闭的避难房内保持手机信号的通畅,以利于和外界信息沟通。应急灯8,用于给房间内照明。紧急呼叫电话7,用于和外界或者所在建筑物内部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消防箱6内设置有供氧设备,人体输氧器具,口罩,及防毒面罩等。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盛消防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盛消防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6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