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6261.3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0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锋;王长华;俞国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钢筋 捆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尤其是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
背景技术
全自动钢筋捆扎机,同名与钢筋捆扎机,英语翻译为Automatic Rebar Tying Machine或者Rebar tier,是一种手持式电池类钢筋快速捆扎工具。以代替人工捆扎钢筋。现有的全自动钢筋捆扎机主要是由装有金属丝的丝盘、金属丝送进装置,出丝装置,夹持装置,切割装置以及绕丝装置组成,那么,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绕丝嘴,切割装置将钢丝切断后,内芯套前进带动成对的绕丝嘴闭合,通过内芯套的旋转带动绕丝嘴拧紧钢丝即可完成捆扎工序。
市场上现有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如图1所示,该绕丝结构的绕丝嘴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部14、转动部15以及拔爪部16,连接部14通过销轴17穿过开放式滑槽18与内芯19活动连接,转动部15与套装在内芯19外侧的内芯套20固定连接,通过内芯套20的前后运动来带动绕丝嘴张开以及闭合,但由于这种绕丝嘴的滑槽18为“U”形,即非封闭式,滑槽会因内芯套伸缩过头而出现与内芯活动连接的销轴卡死的现象,大大地降低了绕丝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尤其是绕丝嘴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会出现绕丝嘴与销轴卡死现象,绕丝效率高的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包括内芯套、套装在该内芯套中相互连接的内芯和螺杆以及与所述内芯的端部活动连接且成对设置的绕丝嘴,所述绕丝嘴包括连接部、拔爪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和拔爪部之间的转动部;
所述成对绕丝嘴的连接部上设有相互对置的封闭式滑槽,成对绕丝嘴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封闭式滑槽与所述内芯的端部活动连接;
所述成对绕丝嘴的转动部上设有相互对置的安装孔,成对绕丝嘴通过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内芯套的两侧。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所述绕丝嘴的连接部、转动部以及拔爪部一体成型。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所述绕丝嘴连接部上的封闭式滑槽为圆角矩形。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为销轴。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也为销轴。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所述内芯远离所述绕丝嘴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端部之间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绕丝结构通过内芯套的前后运动带动绕丝嘴张开和闭合,在内芯套前进时,绕丝嘴闭合,通过内芯套的旋转带动绕丝嘴拧紧钢丝即可完成捆扎工序,在绕丝嘴张开和闭合时,销轴在滑槽内滑动,由于该滑槽为封闭的滑槽,销轴在滑动时连贯性好,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大大地提高了绕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绕丝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绕丝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绕丝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2、图3所示,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绕丝结构,包括内芯套1、套装在该内芯套1中与内芯2相连接的螺杆以及与内芯2的端部活动连接且成对设置的绕丝嘴3,绕丝嘴3包括连接部4、拔爪部5以及设置在连接部4和拔爪部5之间的转动部6;
成对绕丝嘴3的连接部4上设有相互对置的封闭式滑槽7,成对绕丝嘴3通过第一连接件8穿过封闭式滑槽7与内芯2的端部活动连接;
成对绕丝嘴3的转动部6上设有相互对置的安装孔9,成对绕丝嘴3通过第二连接件10穿过安装孔9固定在内芯套1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绕丝嘴3的连接部4、转动部6以及拔爪部5一体成型,绕丝嘴连接部上的封闭式滑槽7为圆角矩形。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8为销轴,第二连接件10也为销轴,内芯2远离绕丝嘴3的一端与螺杆的头部之间设有弹簧11,以便于内芯2带动绕丝嘴3旋转绕丝时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6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外壳的新型铝渣球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油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