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管状气流雾化染色机的染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5802.0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华洋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14 | 分类号: | D06B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8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管状 气流 雾化 染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染色机的零部件,具体为一种卧式管状气流雾化染色机的染槽。
背景技术
气流雾化染色机是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将风机产生的混合空气注入染机喷嘴,带动织物运行。在染色过程中,风机产生的气流进入喷嘴与主泵输送的染液在喷嘴壳内相遇,致使染液雾化后喷向经过喷嘴的织物,带动织物运行。因此,织物能在染液中得到最好的染色效果。该设备具有浴比小、成本低、用水量少、节能环保的优点,在印染行业得到大量的使用。
现有的气流雾化染色机,用于染色加工的关键部件-染槽结构及其染色加工模式,多采用立式,织物多数情况下卷绕在一根多孔的染色轴上,需靠循环泵的强制作用使流体从内层向外穿透织物,或经逆向穿透织物实现染色。但由于经轴上织物处于静止状态,仅靠流体的强制循环带动染料穿过织物,因而易受流体的传质路径等因素影响,导致匀染性下降;尤其是对高密厚型织物,则增加了系统及循环泵的设计要求和难度,而且要达到均匀的染色效果,需要保温保压染色较长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增加了成本,同时由于织物在循环运动时存在较大张力,适宜加工的织物品种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卧式管状气流雾化染色机的染槽,采用在卧式圆筒形高压染色釜内,设由分隔网及沿染色釜下半周周向布置的泰氟隆网管组成的储布槽和位于染色釜内后侧连接摆布装置的弧型引布板,以及与染色釜连接的摆布装置、喷嘴组件、提布轮腔体及提布轮为主要部件构成织物循环回路,织物在循环染色运动过程中呈松式状态,张力极小,具有生产效率高、匀染效果好、织物品种适应范围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管状气流雾化染色机的染槽,包括进布通道、分隔网板,所述进布通道的出口下方连接弧型引布板,所述分隔网板与沿染槽下半周周向布置的泰氟隆网管组成储布槽,所述泰氟隆网管底下设有不锈钢限位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在卧式圆筒形高压染槽内,设由分隔网板及沿染槽下半周周向布置的泰氟隆网管组成的储布槽和位于进布通道的出口下方连接弧型引布板,织物在循环染色运动过程中呈松式状态,张力极小,故其适用织物品种范围广,也有利于保持织物的尺寸及风格等稳定性,匀染性好,染液经气流雾化后直接喷洒在布匹表面,渗透力强、接触面积大,染色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1、图2中,1.进布通道,2.弧型引布板,3.不锈钢限位管,4.泰氟隆网管,5.分隔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卧式管状气流雾化染色机的染槽,包括进布通道1、分隔网板5,所述进布通道1的出口下方连接弧型引布板2,所述分隔网板5与沿染槽下半周周向布置的泰氟隆网管4组成储布槽,所述泰氟隆网管4底下设有不锈钢限位管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织物经喷嘴组件出来后经摆布装置、进布通道1、弧型引布板2呈波浪形有序地堆置于染槽内部的由分隔网板5及沿染槽下半周周向布置的泰氟隆网管4组成的储布槽中,泰氟隆网管4通过不锈钢限位管3限位并且均匀布置,织物随重力及流体的动力推向提布轮下方一侧,然后经提布轮提升和喷嘴组件中的流体作用进行循环染色,从喷嘴组件中随流体喷出的未上染染料进入染槽后,通过泰氟隆网管4间的空隙并经循环管路组件进行循环,随流体重新进入喷嘴组件与织物充分接触,染色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匀染效果好、织物品种适应范围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华洋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华洋染整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5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