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材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5054.6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7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秦升益;杨宝;贾屹海;马金奎;胡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12 | 分类号: | B28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板材成型技术中,大多采用大型设备施压成型,尤其是在单层板材成型过程中,采用施压成型的方式就更多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板材领域也是如此,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各种功能的板材产品被开发出来,其中很多具有双层复合结构,甚至多层复合结构,即板材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材料制作,这样就会产生多次施压,一台设备不能同时进行多工序同时进行施压,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板材原材料的流动性不好,如果布料不均匀,则容易导致板材质量达不到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2888943A公开了一种轻质复合墙板的制备方法,其成型过程是将成型模具放在流水线输送平台上,在流水线输送平台的上方沿流水线方向依次设置了底层轻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统、底层轻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统、增强用筋网铺设系统、上层轻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统、上层轻集料混凝土滚压系统、面层砂浆喂料系统、玻璃网格布铺设系统、面层砂浆滚压系统、塑料薄膜铺设系统,当成型模具沿流水线方向运动时,依次在成型模具的模腔内完成摆放底层水泥纤维面板、铺喂和滚压底层轻集料混凝土层、摆放增强筋网、铺喂和滚压上层轻集料混凝土层,铺喂面层砂浆层、铺玻璃网格布、滚压面层砂浆层、铺塑料薄膜等墙板成型的系列操作,最后拆掉模具,便加工出了轻质复合墙板。
上述成型设备在制备轻质复合墙板时,通过流水线设置实现了连续操作,并通过依次在喂料系统后设置逐层滚压系统,实现多工序连续施压,使板材逐层压实。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该成型设备的滚压装置是通过设置在输送系统上方的滚轴实现的,由于滚轴无动力驱动,其只能是被动地通过模板上混凝土料的带动下实现滚压过程,一方面会增加流水线输送平台的阻力,另一方面还会出现当混凝土料刚接触滚轴时,物料被滚轴推回到模具的偏后方,使板材的前后物料不均匀,同样会影响板材的强度,降低了产品质量。
第二、由于滚压系统的位置固定,其只能适用于一种厚度的产品的生产制造,不能满足客户多种厚度产品的需求。
第三、该成型设备中喂料系统包括一个出料斗和设置于出料斗下侧的螺旋式挤出机,由于混凝土料容易发生沉降,出料斗下层的物料较上层物料密度大,所以经喂料系统螺旋挤出的混凝土料是不均匀的,即喂出系统优先挤出的是沉降的混凝土物料,使得板材前后部分的混凝土料并不是理想的混合均匀的混凝土料,导致板材各部分强度不一样,质量降低。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成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板材成型装置中的滚压装置的滚轴均为无动力驱动,只能是被动地通过模板上混凝土料的带动下实现滚压过程,一方面会增加流水线输送平台的阻力,另一方面还会出现当混凝土料刚接触滚轴时,物料被滚轴推回到模具的偏后方,使板材的前后物料不均匀,同样会影响板材的强度,降低了产品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成型装置,该板材成型装置包括:
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用于输送成型模框;
在所述输送单元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布料单元和滚压单元,所述布料单元用于向成型模框中填加物料,所述滚压单元用于将成型模框中的物料辊压成型;
所述滚压单元包括连接有动力源的滚轴。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转动的线速度与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单元包括布料斗,所述布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在所述布料斗的内部、出料口的上方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搅拌布料斗中的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转动的搅拌轴,在所述搅拌轴的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通过带座轴承安装于支架上,滚轴与减速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与第一链轮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上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压单元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滚轴与所述成型模框之间距离的高度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支架及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输送辊筒,所述输送辊筒包括多个驱动辊筒以及位于驱动辊筒之间的无动力辊筒,相邻两个驱动辊筒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成型模框沿输送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滚压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所述滚轴与所述成型模框之间的距离逐渐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5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