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德士古工艺用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4491.6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兵;孙志强;严春明;李作为;王同尧;杨帆;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42 | 分类号: | F16K1/42;F16K1/36;F16K47/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德士古 工艺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德士古工艺领域,具体指一种德士古工艺用调节阀。
背景技术
德士古工艺是煤化工行业的主流工艺之一,该工艺中阀门在特定工位压差较大,且介质中有1%(质量分数)左右的固含量,对阀门的性能要求较高。目前此工况条件下普遍使用的是单座角式节流阀,由于较大的压差容易使液体介质气蚀,气蚀过程中释放的大量能量会对阀内件造成破坏,同时,高压差下介质的流速较大,携带固体颗粒的高流速介质会对阀内件造成较大的冲刷,导致阀内件的使用寿命缩短。针对以上问题,国内一些厂家主要从增强内件硬度方面入手,更换强度更大、硬度更高的材料,采用这样的处理方法虽然使阀门的使用寿命有所延长,但并未解决液体气蚀和高流速介质冲刷对阀内件造成破坏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造成阀门的维护费用较高;也有厂家尝试使用传统套筒式阀门,该种阀门对控制介质流速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但由于传统的套筒阀需要阀头和套筒相贴合,通过移动阀头改变套筒上非连续分布的节流孔的过流面积实现压力/流量的控制,导致调节精度不够准确,且固相颗粒容易夹在阀头和套筒之间,造成阀门运动卡涩,擦伤阀内件,影响阀门使用寿命,另外,传统套筒阀套筒和阀座彼此分离,在二者接触面上容易形成漏点,密封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耐冲蚀、调节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好的德士古工艺用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德士古工艺用调节阀,包括阀门,所述阀门的阀体上端与填料函连接,所述填料函与阀门的阀杆之间设有填料组件,该填料组件上端设有填料压板,所述阀门的阀体内设有阀座和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和套筒为一体结构,所述阀门的阀头位于所述套筒的筒腔内,所述阀头下端设有阀头型面。
作为优选,所述阀头下端还设有阀头密封面,所述阀座上端设有阀座密封面。
优选地,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多个小孔。
优选地,所述阀头上端与所述阀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之间设有阀座缠绕垫,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通过阀座紧定螺钉相连接,所述阀体上端通过中法兰螺栓螺母与中法兰连接,所述阀体与填料函之间设有填料函缠绕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一体的阀座和套筒,使阀座与套筒之间不存在漏点,密封性能好;阀头位于所述套筒的筒腔内,将阀头与套筒分离开,阀头与套筒之间有了足够的间隙,确保阀门动作不卡涩,减少了摩擦对内件的损伤,有利于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利用阀头型面与阀座密封面的配合作用,使节流面积变化连续,控制无死区,达到精确控制压力/流量的目的;作为局部阻力元件套筒的引入,使套筒和阀座配合处各自节流,形成两级压差,大大降低了介质对阀内件的冲蚀,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介质流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阀座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德士古工艺用调节阀,包括阀门,所述阀门的阀体1上端与填料函4连接,所述填料函4与阀门的阀杆7之间设有填料组件8,该填料组件8上端设有填料压板9,紧定填料压板螺栓螺母11,将力通过填料压板9传递至填料组件8上,压缩填料组件8,使填料组件8分别和阀杆7、填料函4的内壁15紧密贴合,保证介质不会从上述三者之间的间隙处发生泄漏。
上述阀杆7和外部执行机构相连接,执行机构提供的力带动阀杆7和阀头6上下移动,通过阀头6与阀座2配合实现阀门的开启、关闭及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的阀体1内设有阀座2和套筒3,该阀座2和套筒3为一体结构,这样的结构使阀座2与套筒3之间不存在漏点,密封性能好;所述阀门的阀头6位于所述套筒3的筒腔内,由于阀头6和套筒3之间有较大的间隙,所以当介质从阀门底部流入时,不仅保证了阀头6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卡涩,避免颗粒性介质擦伤内件,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也可以使阀头6各个方向受力均匀,阀头6的运动更加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4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接头
- 下一篇:开驳船油缸双防尘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