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硫浆和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硫酸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3996.0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卫东 |
主分类号: | C01F5/40 | 分类号: | C01F5/4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1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镁 原料 生产 硫酸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机化学制品制造领域,特别涉及焦炉煤气湿式氧化脱硫工艺(氨法)产生的硫浆和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硫酸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在炼焦过程产生的粗焦炉煤气中含有NH3、H2S和HCN等杂质,粗焦炉煤气经净化处理得到净焦炉煤气。脱除NH3、H2S和HCN等杂质的净焦炉煤气作为工业燃料或化工原料使用。煤气脱硫工艺技术是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焦炉煤气净化工艺中,有多种脱硫工艺技术被应用。其中湿式氧化脱硫(氨法)工艺应用广泛,该工艺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无需外加碱,操作费用低;缺点是煤气中H2S、HCN通过脱硫液的吸收、氧化再生转化为含有硫磺、硫代硫酸铵和硫氰酸铵的硫浆, 硫浆中的含水量达到重量百分比35~60%,硫浆处理工艺普遍采用融硫法和浓缩提盐工艺,该工艺的产品是低纯度硫磺和混合盐,存在生产成本高,生产操作环境污染严重的不足,而且产品市场销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硫浆和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硫酸镁的装置,用焦炉煤气湿式氧化脱硫(氨法)工艺产生的硫浆生产用途广泛的化肥和化工原料产品——硫酸镁,解决硫浆进一步分离加工的问题,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使硫浆得到资源化综合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以硫浆和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硫酸镁的装置,包括燃烧炉、废热锅炉、脱硫塔、脱硫液中间槽、氧化槽、浆液槽和闪蒸槽,燃烧炉的烟气出口经管路与废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相连,废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脱硫塔的冷却段入口相连,脱硫塔顶的烟气出口与风机相连;
脱硫塔的脱硫段的喷淋装置入口与循环泵出口相连,脱硫塔的脱硫段底部与脱硫液中间槽之间设有自流管路,循环泵的入口与脱硫液中间槽相通,脱硫塔的冷却段喷淋装置入口与母液泵的出口相连;
脱硫塔底的母液出口经塔底母液泵与闪蒸槽的进口相连,闪蒸槽的蒸汽出口与真空系统相连,闪蒸槽的底部出口与氧化槽相连,氧化槽上设有空气通入管路,氧化槽底通过母液泵与结晶装置相连,脱硫液中间槽与氧化槽之间设有自流管路;
浆液泵的入口与浆液槽底部相连,浆液槽的顶部与氧化镁、蒸汽和水的供应管路相连,浆液泵的出口与脱硫液中间槽相连。
所述脱硫塔的结构为上下两段,下段为冷却段,上段为脱硫段,脱硫塔顶部排气口的下方设有扑雾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用于以焦炉煤气湿式氧化脱硫(氨法)工艺产生的硫浆和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硫酸镁产品,解决了低品质硫浆进一步分离加工的问题,使硫浆中的硫磺、盐类中的硫最终转化为SO4=,硫酸镁作为重要化工原料和化肥具有广阔的市场,经济效益显著,使硫浆资源得到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炉 2-废热锅炉 3-脱硫塔 4-风机 5-循环泵 6-塔底母液泵 7-脱硫液中间槽 8-氧化槽 9-母液泵 10-浆液泵 11-浆液槽 12-闪蒸槽 13-扑雾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以硫浆和氧化镁为原料生产硫酸镁的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燃烧炉1、废热锅炉2、脱硫塔3、脱硫液中间槽7、氧化槽8、浆液槽11和闪蒸槽12,燃烧炉1的烟气出口经管路与废热锅炉2的烟气入口相连,废热锅炉2的烟气出口与脱硫塔3的冷却段入口相连,脱硫塔3顶的烟气出口与风机4相连;
脱硫塔3的脱硫段的喷淋装置入口与循环泵5出口相连,脱硫塔3的脱硫段底部与脱硫液中间槽7之间设有自流管路,循环泵5的入口与脱硫液中间槽7相通,脱硫塔3的冷却段喷淋装置入口与母液泵9的出口相连;
脱硫塔3底的母液出口经塔底母液泵6与闪蒸槽12的进口相连,闪蒸槽12的蒸汽出口与真空系统相连,闪蒸槽12的底部出口与氧化槽8相连,氧化槽8上设有空气通入管路,氧化槽8底通过母液泵9与结晶装置相连,脱硫液中间槽7与氧化槽8之间设有自流管路;
浆液泵10的入口与浆液槽11底部相连,浆液槽11的顶部与氧化镁、蒸汽和水的供应管路相连,浆液泵10的出口与脱硫液中间槽7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卫东,未经张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3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池窑下间隙砖
- 下一篇:单室炉小车平台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