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楼防火逃生的缓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3837.0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泰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泰渊 |
主分类号: | A62B1/14 | 分类号: | A62B1/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楼 防火 逃生 缓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为了使高层建筑中的人员在危急情况下迅速地降落到地面,以尽快脱离险境,目前应运而生了高楼防火逃生用缓降器。由于现有高楼防火逃生缓降器的单向刹车机构只能朝一个方向拉动实现对放锁器的制动,单向刹车机构经多次使用后或单次搭载逃生者过多时,所述刹车机构的强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导致无法对放锁器实施制动,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无法保障逃生者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楼防火逃生的缓降器,以解决由于现有高楼防火逃生缓降器的单向刹车机构只能朝一个方向拉动实现对放锁器的制动,单向刹车机构经多次使用后或单次搭载逃生者过多时,所述刹车机构的强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导致无法对放锁器实施制动,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无法保障逃生者人身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方案一:所述缓降器包括绳索、放索器和至少一条腰带,放索器包括底板、上盖、空心轴、环形刹车片、两个连接杆和两组空心滑柱,上盖为空腔圆柱体,空心轴的一端装在上盖内,空心轴的中心轴线与上盖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底板包括一个圆板和两个连接耳,两个连接耳相对于圆板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与圆板的外侧壁固接成一体,所述空心轴的另一端与圆板的中心处固接,每组空心滑柱的一侧端面与一个连接耳朝向空心轴一侧的表面相固接,两组空心滑柱关于空心轴的轴线中心对称布置,每组空心滑柱由三个呈等腰三角形设置的空心滑柱构成,环形刹车片套装在空心轴的外侧壁上,两个连接杆相对于两组空心滑柱对称固接于环形刹车片内端面,两个连接杆顶端穿出圆板,绳索缠绕在空心轴上,绳索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的空心滑柱组并沿两个连接耳的外侧壁伸出,其特征是:所述放锁器还包括双向刹车把手和两个挂环,双向刹车把手包括握柄和两个T形连接臂,握柄的两端分别与一个T形连接臂的底端固接,T形连接臂的顶部中心与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每个连接耳上加工有至少一个腰带固定孔,腰带1通过腰带固定孔与放锁器相连接,绳索的两端分别与绳索系接形成两个挂环。
方案二:所述缓降器包括绳索、放索器和至少一条腰带,所述放索器包括圆板、上盖、空心轴、环形刹车片、两个连接耳和两组空心滑柱,两个连接耳由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组成,上盖为空腔圆柱体,空心轴设置于圆板和上盖中间,空心轴的一端与上盖内端面同轴固接,空心轴的另一端与圆板内端面同轴紧密贴合,第一连接耳与上盖外侧壁固接为一体,第二连接耳与圆板外侧壁固接,两个连接耳关于空心轴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且两个连接耳不在同一平面内,两组空心滑柱分别对应固接于两个连接耳朝向空心轴一侧的表面上,环形刹车片与空心轴相配合,两个连接杆顶端穿出圆板,绳索缠绕在空心轴上,绳索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的空心滑柱组并沿两个连接耳的外侧壁伸出,其特征是:所述缓降器还包括双向刹车把手和两个挂环,双向刹车把手包括握柄和两个T形连接臂,握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T形连接臂的底端对称固接,T形连接臂的顶端中心与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每个连接耳上加工有至少一个腰带固定孔,腰带1通过腰带固定孔与放锁器相连接,绳索的两端分别与绳索系接形成两个挂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绳索两端的两个挂环使绳索在多次反复使用中能够快速固定,节省宝贵的逃生时间,双向刹车把手的两个T形连接臂可以双向拉动从而实现了刹车把手对放锁器的制动,保障了当刹车机构朝单向拉动制动放锁器失灵时,可以朝相反方向拉动制动放锁器,从而提高了刹车机构的强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了逃生者人身安全。此外,方案一中放锁器内缠绕的绳索圈数少,适用于逃生人员快速逃离或单次搭载逃生者少时使用。方案二中放锁器内缠绕绳索圈数多,适用于单次搭载的逃生者较多或需要慢速缓降的老弱病残者时使用。20米试验塔模拟逃生试验中,使用本实用新型单次搭乘2人并连续5次使用,相对于同样条件下使用普通高楼防火逃生缓降器节省时间15分钟,为逃生人员争取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主视图,图2是方案一的左视图,图3是方案一拆下上盖3-6的左视图,图4是方案一拆下上盖3-6的主视图,图5是图4沿A-A向的剖视图,图6是方案二装配局部剖视左视图,图7是方案二的主视图,图8是拆下上盖3-6的左视图,图9是拆下上盖3-6的主视图,图10是方案二中上盖3-6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泰渊,未经韩泰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3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运动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可挠式芯片组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