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母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2765.8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5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魏凤杰;胡新明;孙文宝;康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41018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母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应用于电器通断能力试验回路中母排固定的一种组合式母线夹。
背景技术
电器试验是对低压电器在正常工作和故障情况下所应具备的各种性能的验证。电器试验项目主要有一般检查、电压降测定、温升实验、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额定接通和分解能力试验、动作特性试验、寿命试验、抗扰度试验、特性试验、通断能力试验等。通断能力试验,就是要模拟电器在实际使用中所发生的各种过载和短路故障,以考核开关电器在电路发生故障时,能否准确、及时地断开故障电流。电器试验回路的特点电流大,所以要求回路低阻抗的同时能够承受巨大的电动力。实现的办法就是在电器试验回路中,减小回路阻抗,提高母线及其绝缘夹块的强度。
通断试验电器回路母线大都采用在单相母线的外壁上手工包裹云母带或玻璃丝布处理,容易造成各相母线实际薄厚不一致,同一根母线不同部位的实际薄厚也有差异,对现行固定规格母线紧固处理较困难;再加上现行母线紧固处理后,结果是相邻两个母线间电气间隙等同于爬电距离,由于电器实验的性质,母线夹表面绝缘材料非常容易被电极化,导致短路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母线夹,以解决在现有电器通断试验中,母线外壁绝缘层薄厚不一致,对于母线的紧固作业较困难,紧固后的相邻母线之间的爬电距离不足,而易导致母线夹表面绝缘材料易被电极化,进而导致短路事故发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母线夹,它包括端板、固定螺栓、绝缘管、母线,所述母线的外侧设有由第一垫块、第二垫块、第三垫块、第四垫块组合而成垫块组,所述第一垫块、所述第二垫块、所述第三垫块、所述第四垫块上均设有与所述母线的直径相适配的孔,相邻所述母线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垫板、第二绝缘垫板,所述第一绝缘垫板、所述第二绝缘垫板上均设有与所述绝缘管的直径相适配的孔。
在所述母线的外壁套接上固定规格的垫块,使得当母线外壁手工缠绕绝缘材料造成的厚度不一致时,对母线的固定更加牢固、便捷,提高了母线的紧固质量;在相邻两个母线之间设置绝缘垫板,增加了母线间的爬电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垫块、所述第二垫块、所述第三垫块、所述第四垫块的长度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垫块、所述第二垫块、所述第三垫块、所述第四垫块的宽度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垫块的厚度为5mm,所述第二垫块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三垫块的厚度为2mm,第四垫块的厚度为1mm。
所述第一垫块、第二垫块、第三垫块根据单相母线的厚度来确定其各自的数量,所述第四垫块是对母线由于手包绝缘层或套热缩管而产生厚度差异时,对母线进行细微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垫板与所述第二绝缘垫板的长度与所述端板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绝缘垫板的宽度为50mm,厚度为5mm,第二绝缘垫板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3mm。
所述第一绝缘垫板、第二绝缘垫板的数量及排列主要是为了调节相邻母线之间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母线宽度的调节是通过改变第一绝缘垫板、第二绝缘垫板、端板的长度来实现。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在母线外壁套接不同厚度垫块排列组成的垫块组,解决了电器通断试验回路中母线在不损害手包绝缘情况下的固定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母线的紧固质量;同时在相邻两相母线之间设置绝缘垫板,解决了母线夹爬电距离不足的问题,为回路的出力提供了保障。本实用新型组合方式灵活、安装便捷,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说明书附图
图1是组合式母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5是第二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6是第三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7是第四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8是第一绝缘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9是第二绝缘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10是固定端版的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中:1、固定螺栓,2、绝缘管,3、母线,5、端板,6、第一垫块,7、第二垫块,8、第三垫块,9第四垫块,10、第一绝缘垫板,11、第二绝缘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未经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2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信号接收装置
- 下一篇:静电衰减测试的加压探头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