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CPP燃机煤气回流处理管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2685.2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兰文龙;胡祥东;袁春;刘荣贵;陈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cpp 煤气 回流 处理 管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轮机的煤气管道系统,具体涉及CCPP燃机煤气回流处理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CCPP的燃气轮机的动力源自燃气管道不断地供给的煤气,并且所供给的煤气具有一定的压力和较高的流速。多台燃机在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各自进行定期检修,检修时需要关闭向燃气轮机供给燃气的燃气管道阀门,阀门关闭后燃气管道内的煤气依然会继续充入,并且随着煤气的不断充入压力会相应地提高,使得后续充入的煤气不能顺流而产生逆流影响为其他燃机供给煤气的管道压力,由于煤气管道给燃机供给的煤气压力和流速是一定的,当多台燃机的其中一台需要检修时,煤气供给管道的煤气压力和流速依然保持在多台燃机运行时的压力和流速,因此其他燃机所接收到的煤气压力和流速将大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数值,增加燃机的负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将煤气直接排放的话,会对周边的环境以及人员造成很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当一台燃机不工作时不影响其他与其并联的燃机正常运行的CCPP燃机煤气回流处理管道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CCPP燃机煤气回流处理管道系统,包括燃机和煤气供给管道,煤气供给管道靠近燃机的一段上设有截止阀,还包括放散管道和放散塔,放散管道联通煤气供给管道和放散塔,截止阀位于放散管道在煤气供给管道上的连接处与燃机之间,放散管道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有控制终端。
上述方案通过放散管道的设置将供给给检修燃机的煤气导向放散塔进行燃烧放散处理,保证了整个煤气供给管道内的煤气压力和流速保持在正常的数值范围内,解决了当某台燃机需要进行检修时,煤气供给不影响其他燃机的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解除了其他燃机运转的安全隐患,也避免了将煤气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当需要检修的燃机停运时,关闭相对应地煤气供给管道上的截止阀,在控制终端上,迅速打开放散管道上的电磁阀,确保整个煤气供给管道内的压力和流速维持在正常工作的数值范围内。
技术方案二:如果将煤气直接排放到放散塔内进行放散燃烧处理,使得煤气浪费,浪费了能源,不利于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在煤气供给管道上连接有煤气回流管道,煤气回流管道联通煤气储蓄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CCPP燃机煤气回流处理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CCPP燃机煤气回流处理管道系统,包括燃机2和煤气供给管道1,煤气供给管道1靠近燃机2的一段上设有截止阀(图中未示出),放散管道5和放散塔3,放散管道5联通煤气供给管道1和放散塔3,截止阀位于放散管道5在煤气供给管道1上的连接处与燃机2之间,放散管道5上设有电磁阀4,电磁阀4连接有控制终端。当需要检修的燃机2停运时,关闭相对应地煤气供给管道1上的截止阀,在控制终端上,迅速打开放散管道5上的电磁阀4,将供给给检修燃机2的煤气导向放散塔3进行燃烧放散处理,确保整个煤气供给管道1内的压力和流速维持在正常工作的数值范围内,解除了其他燃机2运转的安全隐患,也避免了将煤气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
如果将煤气直接排放到放散塔3内进行放散燃烧处理,浪费了煤气能源,不利于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在煤气供给管道1上连接有煤气回流管道,煤气回流管道联通煤气储蓄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2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