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尾部信号灯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1845.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孙渤林;王振民;庞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3/02 | 分类号: | F21V13/02;F21W101/1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尾部 信号 灯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的对灯光进行处理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尾部信号灯光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薄膜泛指在光学器件或光电子元器件表面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沉积的、利用光的干涉现象以改变其光学特性来产生增透、反射、分光、分色、带通或截止等光学现象的各类膜系。它可分为增透膜、高反膜、滤光膜、分光膜、偏振与消偏振膜等。如投影机、背投影电视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DVD,以及光通讯中的DWDM、GFF滤光片等,光学薄膜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产品的最终性能。光学薄膜正在突破传统的范畴,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空间探测器、集成电路、生物芯片、激光器件、液晶显示到集成光学等各学科领域中。半反射镜就是一种在基板表面镀膜而成的分光镜。其另一面镀了防反射多层膜。半反射镜把入射光按1:1的比例等分为反射光和透过光,因此,反射光和透过光的比例为1:1的分光镜称作半反射镜。现有的车辆尾部灯具造型单一,且灯光效果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半反射技术而使灯具具有较好的灯光效果的车辆尾部信号灯光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在车辆内的布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尾部信号灯光装置,包括光源,还包括半反射镜、与半反射镜相对设置的以形成反射腔体的反射镜,所述的光源设置在发射腔体内。通过该结构,发光体的光线经半反射镜后,一部分光线经半反射镜后出射,另一部分光线被半反射镜反射回反射腔体,该反射的光线被反射镜反射后又经半反射镜,如此重复,形成纵深立体效果的虚像,提高了尾部信号灯的灯光效果。同时,将光源设置在发射腔体内,光源的光线经过半反射面,光线损失较少。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的光源包括发光体,以及设置在发光体的光线传输方向上的、使发光体的光线均匀化的光线均匀面。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光线均匀面为磨砂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形式,所述的发光体设置在反射腔体内的反射镜上,在反射镜上固定设有罩扣在发光体上的、由光线均匀面构成的透镜罩。将发光体设置在反射腔体内部,并罩扣透镜罩,结合光线均匀面,使发光体形成的影响成带状,立体效果更强,且结构更加紧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所述的发光体设置在反射腔体外的反射镜上,所述的光线均匀面设置在反射镜上。通过该设置,可使发光体和光线均匀面组成的光源位于发射腔体内的同时,可简化整体的结构,便于发光体的安装,简化了整体结构。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发光体为LED灯。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车辆尾部信号灯的灯光效果,其结构设计简单,立体效果较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光线传输途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发光体;2、半反射镜;3、反射腔体;4、反射镜;5、透镜罩;6、光线均匀面;7、虚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尾部信号灯光装置,由图1所示,其包括光源,还包括半反射镜2、与半反射镜2相对设置的以形成反射腔体3的反射镜4,所述的光源设置在发射腔体内3内。
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的半反射镜2具有一定的弧度,光源为设置在发射腔体3内的两个,且每个光源均由发光体1、设置在发光体1的光线传输方向上的光线均匀面6构成,光线均匀面6的作用是对发光体1发出的光线进行均匀化处理,如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体1设置在反射腔体3内的反射镜4上,即发光体1设置在反射镜4与半反射镜2相对的一侧,在反射镜4上固定设有两个长方体的透镜罩5,这两个透镜罩5分别罩扣在两个发光体1上。透镜罩5的三个表面均采用使发光体1的光线均匀化的光线均匀面6,如采用磨砂面,这样,由发光体1发出的光线,经光线均匀面6均匀化后,使发光体1的光线方向性更佳。
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发光体1发出的光线,经光线均匀面6后,发射至半反射镜2上,其中一部分光线经半反射镜2后出射至反射腔体3的外部,另一部分光线经半反射镜2反射回反射腔体3内,该部分光线经反射镜4反射后,再次射至半反射镜2,同时在反射镜4一侧的反射腔体3外部,形成一个虚像7。如此重复下去后,形成了多个纵深的虚像7,有效的增强了灯光的立体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尾部信号灯光装置,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光源的设置形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光源由发光体1和光线均匀面6构成,发光体1设置在反射腔体3外的反射镜4上,而作为光线均匀面6的磨砂面,则设置在反射镜4上,为了实现光线均匀面6设置在反射镜4上,可以在反射镜4的位于反射腔体3的一面上加工成磨砂面,这样,经发光体1发出的光线经该磨砂涂层后,直接发射至半反射镜2上,其光线传递路线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再次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动出液装置的眼线笔
- 下一篇:一种立领荷叶边长款开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