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水杯的茶隔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1640.3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奔迈(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杯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水杯,特别是一种用于水杯的茶隔密封圈。
背景技术:
水杯中经常需要放入茶叶或者其他固体物质进行浸泡。现有技术中,在水杯的杯口内通常设置滤网对茶叶等固体进行过滤,为了便于滤网的取放方便和防止滤网变形,滤网被设置在一个碗型隔板底部的窗口中,由于碗型隔板底部的窗口面积较小,且碗型隔板中没有同时设置空气的进、出通道,在倒水和喝水时滤网上容易形成水膜,导致碗型隔板内外气压不平衡,水流动不通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杯的茶隔密封圈,所述的这种用于水杯的茶隔密封圈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滤网的碗型隔板导致水杯倒水或者喝水时水流不通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用于水杯的茶隔密封圈,由一个具有弹性的软质环形构件构成,其中,所述的软质环形构件的外周上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以上数目的片状凸环,任意一个所述的片状凸环中均至少设置有两个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软质环形构件呈圆环状,所述的片状凸环也呈圆环状。
进一步的,软质环形构件内设置有一个碗型隔板,软质环形构件的内壁与所述的碗型隔板的外周密封配合,碗型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窗口,所述的窗口中覆盖有滤网。
进一步的,片状凸环由软质唇形结构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软质环形构件的外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片状凸环,所述的片状凸环沿软质环形构件的轴向排列。
进一步的,在任意一个所述的片状凸环中,所述的两个缺口之间保持有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软质环形构件设置在水杯中装置滤网的碗型隔板的外周,软质环形构件和碗型隔板一起放入水杯的杯口内,软质环形构件上的片状凸环与水杯杯口的内壁过盈配合连接,片状凸环中至少有两个缺口与水杯杯口的内壁之间保持间隙,空气可分别从这两个间隙中通过,从而保持杯子内外气压平衡,防止滤网上形成水膜,倒水和喝水时水流通畅。同时,间隙也能阻止茶叶等固体物质通过。同时片状凸环与水杯杯口的内壁的过盈配合,还能起到固定碗型隔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水杯中装置滤网的碗型隔板的外周设置软质环形构件,在软质环形构件的外周设置带有至少两个缺口的片状凸环,利用片状凸环与水杯杯口的内壁过盈配合连接,利用两个缺口与水杯杯口的内壁之间保持间隙,空气可分别从这两个间隙中通过,从而保持杯子内外气压平衡,防止滤网上形成水膜,倒水和喝水时水流通畅。本实用新型同时适用于公差难以控制的材料所制造的水杯,例如陶瓷和玻璃材料制造的水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杯的茶隔密封圈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杯的茶隔密封圈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碗型隔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杯的茶隔密封圈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软质环形构件与碗型隔板组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杯的茶隔密封圈,由一个软质环形构件1构成,其中,所述的软质环形构件1的外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片状凸环11,所述的片状凸环11中至少设置有两个缺口12。
进一步的,所述的软质环形构件1呈圆环状,所述的片状凸环11也呈圆环状。
进一步的,软质环形构件1内设置有一个碗型隔板2,软质环形构件1的内壁与所述的碗型隔板2的外周密封配合,碗型隔板2的底部设置有窗口21,所述的窗口21中覆盖有滤网(图中未示)。
进一步的,片状凸环11由软质唇形结构构成。
进一步的,在片状凸环11中,两个缺口12之间保持有距离。
具体的,碗型隔板2中设置有一个安装把手22。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软质环形构件1沿图1中箭头方向套设在水杯(图中未示)中装置滤网的碗型隔板2的外周,软质环形构件1和碗型隔板2一起放入水杯的杯口内,软质环形构件1上的片状凸环11与水杯杯口的内壁过盈配合连接,片状凸环11中至少有两个缺口12与水杯杯口的内壁之间保持间隙,空气可分别从这两个间隙中通过,从而保持杯子内外气压平衡,防止滤网上形成水膜,倒水和喝水时水流通畅。同时,间隙也能阻止茶叶等固体物质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奔迈(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奔迈(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电源及电源控制芯片
- 下一篇:一种通风垫